不应有恨
作者:宋永云
苏轼说:人间不应有恨。这句话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人生价值观,也有着一个人的心态和包容与理解。
苏轼这个名字大多数都知道,大文学家苏轼对人情世故看得即通透又遥远。也许有人说了,没发生在你身上,有人欺负你,你来让他们爱咋咋地呗。有些时候事情是一分为二的,有句名言说的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步心安理得。德饶人处且饶人,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我们可以想一想,把恨装进心里,自己也不快乐。如果,做出激端事情,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有好多案例告诉我们,都是害人如害己。
有时候我们就如走路一样,安全理让,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有个故事告诉我们,四个在一起打牌,1号输给3号五元,没给说欠一回。3号说:我们上场说好了一回一给,为啥不给呢?倆个人越说越拧,说了好多伤和气的话,最后,3号把1号给杀了。之后,有人报警,被警察抓走了,法院判决3号死刑。我们想一想:要是让一步也不至于到这结果。倆败具伤,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
下面还有一个案例,张三在困难时期,去李四家介了一千块钱。由于倆家关系好,张三没有还给李四,事隔五年。李四媳妇去张三家要钱,张三说给了,其实没给,也许张三忘了。李四媳妇是个善解人意之人,想想为了这一千块钱伤了和气,日后扭头莂棒的,也太不合适了。只好说:那好吧。心里不好受的回家了,回家和李四说:李四听了就火冒三丈,要去找张三要,李四媳妇说:咱就别要了,就当丢了。生气伤了和气,都不合适。正用上那句话:家有贤妻男人不做橫事。这场风波被女人给化解了,把事情给压住了。事隔两年,张三想起来了没有给李四,觉得理亏,对不起李四家。给李四家赔理道欠,把钱送去,连利息都算上。不过李四倆口子只留了那一千块钱,多余的让张三拿了回去。从此倆家关系越来越好,有困难互相帮助。
不应有恨这四个字,就像升起的太阳,照亮人间,照亮你我他,照亮人间的各个角落,发光发热。
人生是一场修行,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每个人都是生命的过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理解别人,受益终生。不应有恨是人生正确的价值观,也是正能量,更是聪明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