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美新疆
文/黎世元
在记忆的长河里,最早知道“新疆”一词出现在我的地图册上。美丽而广袤的疆域,是西域三十六国的故地,何能不令我心潮翻涌、遐思万千?有朝一日,亲身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是我幼小心灵的火种。
8月10日,随团终于踏上了,新疆这片充满神奇而梦幻的热土。这既是一次圆梦之旅,也是一次心灵的巅峰之旅。新疆的美不是简单的说辞,是殷实而厚重,凝练而纯粹的美,慨叹惊艳不足以涵盖其美的容颜。在我的眼界里,她的自然环境,历史人文,热情爽朗是空前的。
天山天池
天池,山峰上的一潭湖水。山峰上的天池,我认为闻名遐迩的,还是长白山天池,天山天池。
长白山天池,好似一块平滑而整齐的瓦蓝瓦蓝的绸缎,蓝天、白云,岸边的石崖、游客,一览无余地倒映在清凌凌的湖水中,亦像一位孤零零的老人,与她唯一相伴的是焦黑的岩石峭壁,看不到一丝生机。
天山的天池,不像长白山的天池那样险峻而孤寂,周遭草木葱茏,山花遍野。池水像羞赧的少女,婀娜妩媚;也像光滑的绿丝绸,绿得闪亮夺目。阳光洒满湖面,又宛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深邃而神秘。伫立在蜿蜒的木栈道上,望着澄碧的湖水,一层层青黛色的山峦,一排排有序的雪岭云杉,簇拥着蓝天白云,仿佛一幅幅绚丽的画卷,徐徐展现在你的眼前,似乎感觉处在仙境的怀抱里而不能自拔。难怪王母娘娘的传说至今流传千古,娓娓动听。在池畔,她设宴邀请众仙饮琼浆玉液,食蟠桃仙果;在致周穆王西巡的欢迎词唱道:“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路悠远,山川间之。”;小天池,传说是她洗脚的地方,大天池是沐浴的场所……
一个离奇的想法喷薄欲出,弥散我的脑海。驾鹤西游的时候,倘若与王母娘娘做邻居足矣。
禾木村
如果说北极村以“最北邮局”,“最北哨所”,“最北一家人”著称;禾木村则以雪山、森林、草原、河流、木屋而显赫,以图瓦人的文化和秋日童话般的景色而驰名,“上帝的后花园”“中国最美乡村”是她的响亮名片。
青翠的山峦,弯弯的河道,流水潺潺心韵悠悠,鸟语花香,茂密的白桦林,深深映入我的眼帘。如此美妙神奇的景象折服于心,从未曾有过。或许常年生长在辽阔的东北平原,缺少这样的天然要素;或许生活的琐碎羁绊,扰乱了坦荡如砥的心境吧?在禾木河水花翻涌之处,我被浪花亲吻的瞬间,竟然发梢都在尖叫,置冰爽于不顾,索性掬起一捧浪花喝上几口,顿觉农夫山泉的味道甘甜爽口。团里的游客更欣喜若狂,你一下我一下撩起水花,犹如断线的珠子缀满星河。嬉笑声、水流声似乎随着高天流云,一同飘向了天山南北。
一幢撞小木屋是图瓦人的家,居室简朴整洁。热情好客的主人写满善意,能歌善舞。在我的情感世界里,对少数民族总是怀有几分敬意。接触过白族、傣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但零距离接触,只有2千多人的图瓦人尚属首次,怎能不令我慰藉于此?
赛里木湖
在帆船的船舱里,愈发觉得赛里木湖极致的美,像一首绝笔的抒情诗,押中了我生命所有的注脚。传说,一对蒙古牧羊少年切坦和牧羊少女丝塔,一见钟情。在遭到无情迫害身处绝境时,宁愿选择双双跳崖,也要厮守在一起。或是感动上苍了吧?少女的泪水,化作碧蓝的湖水,少年化作湖边的山峰。
聆听凄美的爱情故事,欣赏维吾尔少女的舞蹈,畅饮一杯杯佳酿,凝望窗外色彩迷离的湖水出神入化:湖水被划开一道道翡翠色的裂痕,瞬间又愈合如镜;远处的深蓝同近处的嫩绿,交织成渐变的锦缎相映成辉;船舷溅起的浪花,宛若大海的琴弦,奏出欢快的旋律。
“赛里木湖都没有来过,真的白活了。”撒贝宁说得并非夸张,因为赛里木湖的蓝有17种之多,如孔雀蓝、蒂芙尼蓝、湖蓝,仿佛是天空写给大地的情书。可谓一湖千面,每一帧犹如壁纸。所见的西湖、太湖、青海湖、洱海、兴凯湖、茶卡盐湖、喀纳斯湖,虽然有诗人画家的落笔描绘,精美的传说,或许都是单一色调吧?所以用“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跌落在人间成了仙境”作为赛里木湖的别称,也就不足为奇了吧?
那拉提空中草原
走进伊犁河谷,总绕不开草原、湖泊和薰衣草庄园的话题。那拉提草原,喀拉峻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是伊犁草原的三朵赛金花,尤以空中草原那拉提而闻名。
绿浪翻涌至雪山脚下,这绿不是江南那种怯生生的嫩绿,是一种恣意洒脱的绿。缀满露珠的草叶,如散碎的宝石,如精灵舞动,将坠未坠。无垠的绿海,点缀烂漫的山花。像雪,像霞,像火,像金的花儿,从山坡一直隽秀到谷底,撒欢似的欢笑。倘若你有烦忧,想必也会烟消云散吧?因为绿意花海,已然让你的眼睛无处遁藏,渐渐弥合你的泪痕,岂能治愈不了你的创伤?
云影浮动,草原仿佛被纤纤玉手轻轻抚去,无声无息。洁白的羊群忽明忽暗,如棉絮飘动;三五成群的牛马,好似在无垠的绿绒毯上,不经意绣上深褐与枣红的图案,似乎用永恒的耐心告诉这个世界:惬意而舒坦,更古如斯。毡房像雨后钻出来的蘑菇,炊烟袅袅之时,更像一种不动声色的宣告:人间烟火在此,远方的客人,我的家。
当我落脚那拉提草原的刹那,有种人类第一次踏上月壤,心灵的终极震撼之感。我的脚步似乎不再属于我自己,而属于千千万万纷至沓来,乃至未来可期的朝圣者的步履。我的思绪,何能不纵横驰骋回首往昔?
2000多年前,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徐徐而落。大月氏、乌孙、匈奴虎斗龙争,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乌孙据守了水草肥美的伊犁河谷,长达几个世纪,成为西域最强大的国家。细君、解忧公主的政治联姻,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对后来设置西域都护府,确保丝绸之路畅通,汉朝的领土完整及边疆安全,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讴歌这段英雄史诗的同时,怎能会遗忘近代那段心惊胆寒的历史?抬棺出征的孤勇者左宗棠,如影视画面浮现眼前。在沙俄虎视眈眈,阿古柏入侵新疆之际,民族英雄左宗棠,力排众议克服重重困难,历时两年收复新疆。新疆重回祖国怀抱,避免了民族分裂危机,成为现代中国西北疆域的基石,已然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屏障。
一股股暖意流淌在心田
与新疆的少数民族接触中,“56个星座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是我心中极具震撼的回响。
随团的前一天,在乌鲁木齐火车站,急于去新疆国际大巴扎,因路线不熟一头雾水。
“是外地游客吧?”我欣然应允。
“上新疆国际大巴扎?”俊朗温和的中年男子摇下车窗。
“是的,是的。”
陌生的维吾尔人主动驾车,花费半小时免费送我到目的地,热情介绍景点特色美食,怎能不颠覆我的认知?只知道,哈尔滨人把南方游客亲切地称呼“小土豆”,游园期间免费接送客人。在他乡,竟然我也被宠为“小土豆”,如洪波涌起席卷我的内心。区区善举,诠释的是东西南北中各族儿女,宛若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人性的光辉,往往在于不经意擦肩而过时,闪耀得最为纯粹。
在繁华的大巴扎卖挂毯的店铺里,我随口问哪里卖矿泉水。一位少数民族服饰的少女,用地道的汉语告诉我不用买,这里有泡好的茶水纸杯俱在。她看我犹豫,直接把盛满水的杯子递到我手上。交谈中得知,她是哈萨克族准大学生,收到了吉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你伸手递水的瞬间,已然不是普通的纸杯,你更像一束光,足以驱散世间所有的冷漠与痛苦。
新疆人的热情,堪比吐鲁番的热度有增无减。在地铁出口,因找不到毛泽民烈士故居,维吾尔族女警官一边为我引路,一边护我至瞥见故居一角的巷道口。她饶有兴致地说,还可到自治区博物馆抑或一炮成功公园,了解王震将军,民族英雄林则徐,左宗棠将军等对新疆做出的杰出贡献,想必你的民族情怀会更浓。陌路之援,让我相信光;最纯粹的善意,常常来自没有交集的陌生人。
十多天的行程,与孩子们不时有交集。新疆的孩子,眼中有光,心中有爱。问及孩子们的民族时,他们掷地有声: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团结,宛若天山雪莲绽放,如诗如画;犹如苍山洱海相拥,唇齿相依。
新疆是祖国的宝藏,地缘战略的支点。她的壮美景色,丰饶物产,饮食文化,历史人文何止于此?若有机会,定会重返天山南北,探寻盘龙古道,喀什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