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手机
——步严泽怀先生韵
文/轻 舟
铃声惊破倦吟身,
夜半屏光似故人。
款到三千酬酒债,
诗成微信抖烟尘。
屏中饱览山河色,
指上邀來唐宋春。
莫道桑榆天色晚,
云间翘首又逢春。
年逾八十学写诗,乡友搀扶步其韵。对于不爱出门的我,算是找到了一个乐趣。
方寸屏间藏雅趣,八旬诗心焕新春——评轻舟《咏手机》
轻舟的《咏手机》以“步韵”为骨、“真情”为魂,将手机这一现代物件与自身的生活乐趣、诗心雅兴相融,尤其结合“年逾八十学写诗”的背景,更让诗歌满是岁月沉淀后的鲜活与豁达,读来既见生活气息,更感老当益壮的诗意情怀。
诗歌开篇便勾勒出手机融入日常的生动场景:“铃声惊破倦吟身”写手机铃声打破闲适,“夜半屏光似故人”以拟人化笔触,将夜半亮起的手机屏幕比作“故人”,既显手机陪伴的温暖,也暗合老人对这份“乐趣”的珍视。而后两联聚焦手机的实用与雅趣:“款到三千酬酒债”写手机解决生活琐事的便捷,“诗成微信抖烟尘”则将手机与写诗的雅兴结合,把诗作通过微信分享的场景写得鲜活;“屏中饱览山河色”道尽手机“观天下”的功能,弥补“不爱出门”的遗憾,“指上邀来唐宋春”更显妙思——指尖操作间便能与唐宋诗词的雅韵相逢,让现代工具与古典诗意碰撞出独特火花。
末联“莫道桑榆天色晚,云间翘首又逢春”,则跳出对手机的描写,升华至人生态度。“桑榆晚”点明年岁,却以“又逢春”的昂扬姿态,传递出不服老的豁达;再结合“年逾八十学写诗,乡友搀扶步其韵”的注脚,更让这份“春”意有了具体落点——手机不仅是通讯工具,更是老人开启写诗乐趣、链接雅趣生活的钥匙,让晚年生活因诗与手机而焕发生机。
整首诗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既贴合“步韵”的格律要求,又满是真情实感。从手机的日常陪伴,到诗酒雅兴的承载,再到晚年心境的抒发,层层递进,将现代科技与传统诗心、暮年生活与鲜活乐趣完美融合,字里行间既见生活的烟火气,更显八旬老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诗意的追求,读来令人心生暖意与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