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章 贪官设局侵义田 稚子巧计护根基
三年过去,双子已是翩翩少年。这年冬天,钱塘县来了个新县丞姓贾,此人面善心狠,与地方豪强勾结,看中了张家义庄的干亩良田。
贾县丞设下毒计,先让人在义田边界偷偷挪动界碑,又伪造地契,声称义庄大半田地本属官产。这日,他带着衙役气势汹汹来到义庄:"张宝田!你侵占官田十余年,本该问罪!念你素有善名,限期十日归还田地,否则休怪本官无情!"
张宝田气得浑身发抖:"这...这分明是栽赃陷害!"
正当争执时,十四岁的启儒从容走出。他对着贾县丞躬身一礼:"大人既说地契为凭,可否让学生一观?"贾县丞不屑地递过伪造地契。
启儒仔细察看片刻,忽然笑道:"大人,这地契写明是'洪武二十七年'所立。但据《钱塘县志》记载,我县'洪武'年号止于三十一年,而这片滩涂围垦成田,却是永乐三年之事——这地契竟能预知未来,提前十年买下尚未存在的田地?"
贾县丞顿时冷汗直流。此时承医带着几个老农赶来,老农们扛着真正的界碑——原来承医早察觉有人动界碑,暗中带人挖出埋在原处的石碑,碑文明明白白刻着"张氏义田"字样!
围观众人哗然。隐在人群中的济公悄悄弹指,那假地契突然自燃,化作灰烬。贾县丞吓得魂飞魄散,狼狈而逃。
当晚,济公坐在义庄墙头喝酒,对双子笑道:"读书明理,察微知著——这才是真学问!比和尚我耍神通高明多啦!"
---
第十二章 天降异象考验至 德星耀夜渡劫关
腊月二十三祭灶夜,钱塘县忽现异象:北斗倒悬,赤贯星现,民间传言"天变示警,必有大灾"。果然,随后三日,怪事频发:义庄井水泛红,劝善堂梁柱生虫,连张家双子的玉佩也莫名出现裂纹。
这夜,承医忽发怪病,浑身冰冷如坠冰窟;启儒则高热不退,谵语连连。张宝田夫妇急得焚香祷告,却见济公醉醺醺推门而入:"莫慌莫慌!这是天考哩!"
原来张家积德深厚,已动天听。天降考验:若德行纯粹,则百世基业可成;若有一丝瑕疵,便前功尽弃。
济公将破扇盖在承医额上,对启儒吹口酒气,道:"能不能过关,还得看你们自己。"说罢倒头便睡。
双子顿时入梦:承医见自己置身瘟疫横行的孤城,无数病患哀嚎求治,药材却已用尽。他毅然割腕取血为引,以自身为药罐;启儒则见饥民暴动,刀兵将至,他挺身挡在阵前,背诵"仁者无敌",暴民竟纷纷弃刃。
梦中劫难重重,二人始终坚守仁心。至破晓时分,忽闻天乐悠扬,承医腕间伤痕化作金线,启儒口中飞出七彩文字!两人同时醒来,病痛全消。
更奇的是:义庄井水变得甘甜异常,劝善堂虫蛀处生出灵芝,破裂的玉佩被金丝缠绕,形成"天佑德昌"纹样!
济公拍手大笑:"妙极!破而后立,德贯天地!"他指着晨光中闪烁的星辰:"瞧见没?那就是你张家的德星,亮得很哩!"
自此,钱塘县风调雨顺,张家善名远播。而济公喝着酒,望着茁壮成长的双子,眼中满是欣慰——百世德缘,终于扎稳了根基。
(天考已过,德星永耀。欲知后事,下回分解。)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