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从这里来
文/吴晓薇
一座小镇,因为凉风,因为清河,还因为有随意停靠的歇脚点而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这座小镇肯定有它的主题,它的气质,否则为什么人们都愿意到这里来呢?
黄柏塬镇就是凭借它特别的生态景观和自然风光赢得人们的青睐。
小镇十分紧凑,不管你怎么走,只要看到一家农户,一个小广场亦或是夜晚灯光闪烁着的小酒馆,怎么也迷不了路。东西南北方方正正,不会因为它地处秦岭核心腹地就昏头昏脑如入迷宫。但是你也不可不小心,认为它小,自以为就对它了如指掌,很有可能一条青石小路的尽头便是莽莽群山,低沉的猿叫鹿鸣在沉沉暮色中此起彼伏,刚刚还兴致大好脚下轻快,此刻不免脚步蹴躇,心里有了几分胆怯。你心里一定会想,这小小古镇的前世今生可能连边沿还没有摸着。
今年又走进黄柏塬避暑。小镇的变化还挺大的。过去掩隐在群山里的农家小院被一栋栋风格独特的农家旅馆所代替,房前屋后鲜花倚墙,浮桥小溪叮咚作响,深夜不知是溪流潺潺的水声还是随风飘来的手风琴声把我们从睡梦中摇醒,我索性披衣来到院子里,借着灯光,望见和我同居一院的几位游客正在闲聊。久未感受的凉风,一院不甚明亮的灯光,爬满整墙的藤蔓让我睡意飞走,攀谈中知道他们竟是从遥远的南方自驾而来。
”广东和湖北离这可不近呀,你们怎么会到这儿来呢?”我不解地问道。
其中一个中年男子说:“远近都是相对而言,心之所向的地方便不觉得远,我们也是走一路玩一路,到处走走,最主要这里空气绝佳,气候凉爽,居住方便、经济。”我点了点头说:“这的确是个避暑的好地方,民风淳朴,环境幽静。”听到这话,这几位游客顿时兴奋起来,说他们已经在这住了近二十天了。我有些诧异,又觉得很正常。人们对自然的渴望是自身生命的朴素需求,就如大地对甘露的渴念,花草对阳光的眷恋。
我轻步上楼,站在阳台上望着黑夜里的莽莽群山,竟不觉得他阴森突兀,四面逼仄。脑子里闪出的念头是永恒与瞬间,动态与静止,甚至还有神秘与透明,虚幻和真实。商末周初的傥骆古道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点,它是汉中与长安的通关驿站。先贤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对远方的追寻,只是他们来到这里的具体行迹已经找不到任何参证,但我还是相信,他们曾经和我一样面对这里的山,这里的水,心中充满敬畏。
在旅馆房间的桌子抽屉里,我蓦然发现一本泛黄的书,书名《黄柏塬》。我以为找到了它历史渊源的佐证,心里有些激动准备细看,翻开一看,是一些现代作家,诗人游览黄柏塬后的所见所感,大多都是溢美之词并无预想中的独到见解,很想看到李白、杜甫经此入长安的历史墨迹,心里不免有些怅然。无论书中作家眼中的小镇多么迷人,还是诗人笔下的驿站古柏多么苍翠高耸,都不能全面地展现出它真实的面貌。我心有不甘地将书放进抽屉里,期待这几天的游玩中能发现或寻觅到圣贤的古迹,那怕是一个字,一块石,甚至是他们洗砚濯足的一眼泉都可以。
从小镇望去,群山在一天之中性情多变。有时你觉得它远在天边,有时似乎又近在咫尺;下午还清风徐来,葵叶轻摇,傍晚时分就大雨滂沱,好像要把积攒一个夏天的雨一古脑下个干干净净。随着夜幕更深,群山似乎放平身段互相抱团,平铺开来,等待繁星露面之后才肯睡意朦胧。置身山中,确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觉,陡峭的山脚下是蜿蜒的河流,河流两侧依山而建的栈道清凉潮湿,灰白色乱石边零零星星地点缀着几簇野荆棘,与山脚枝繁叶茂的大树相比,荆棘丛在河边更加自在,更有景致。
大箭沟的水是孩子们的乐园。城里灼热难耐的空气似乎要燃烧一切,而这里被阳光晒热的泉水无疑是上天赐予这个时节最好的馈赠。我们就在水边乘凉,看到溪流和山风互为致意,轻盈而变幻的云朵和成团的山岚一起牵手飘过山巅,不一会儿在碧蓝晴空中消失无踪,心中不禁充满惊叹。
半夜下了一场大雨,清晨从农家小院出来,心中满是欢喜,此时的群山,墨色沉沉,雾霭缭绕,有了与常不同的容颜,它更加苍翠,也许有了云雾的遮掩,有了神秘感,多了几分妩媚。很少在清晨无人的时候静静地看着它,浓绿之中的农舍东一缕西一缕升起淡淡的青烟,移动的牛群,远处的鸡叫声使得山中顿时有了尘世烟火的真实。
一座城市对你的生活不可能没有影响,同样一座山,一群人都会对你的精神产生影响,精神的引力定律一定会吸引你的关注。
从我住进这农家小院,就喜欢上了它的质朴。小院主人就像他靠墙栽种的向日葵,亮堂、热情、健谈。他既有大山一样的稳重敦厚,又有商人的机灵通变。有几个晚上,我们从街上散步回来,在街道通往院落的一个角落,一个黑黢黢的身影蹲在那里,暮色中,我看清他是小院的主人——李老板,他手里举着一个印有”住宿“二字的木质指示牌,看见我们时,似乎面有赧色,拘泥中将牌子遮住他黝黑的脸庞。我们也佯装夜黑,疾步走过它的身旁。我心里暗想,可能还有剩余的房间没有住满,他想利用傍晚这个时间点招揽游客,多一份收入。旅游景区这样做无可厚非,他又何必在意呢? 我突然想起他曾经对我们说过的话:“我这个小院最大的特点就是安静。”
我顿时明白,他昨晚的窘态,用木牌遮住的脸庞,还有清晨给我们准备的丰盛早饭……他内心深处的善良和经营旅馆的不易让我对大山里的这位汉子多了几分尊敬和感激。
人们爱这座小镇,不仅仅是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们秉承最初的本色,他们没有高学历,没有优渥的生活条件,也没有开山拓土的力量,甚至终其一生困囿在小镇里,可是他们的精神世界从不荒凉。
小镇从春到秋都有游客到访。不管是旅居的常客还是暂住的游人,开怀接纳,热情好客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客人会带来大山外的信息,无论是好是坏,都是偏乡僻壤中孤寂灵魂的食粮,而你从中得到大自然的能量输入,是任何形式的事物无法取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