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感慨和收获
上周一女儿接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我们喜出望外,虽然女儿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我们知道她已经尽力了。为了鼓励孩子,让她在大学里继续加油努力,我们计划在家里办其举办升学宴,也感谢老师、亲戚朋友的关心和帮助。
由于老婆长年在外务工,我在镇上工作,性格不算很内向,但喜欢独来独往,平时很少到亲戚家串门。如果亲戚家有喜事办客,我一般叫人带礼较多。由于每个人不是完全独立的个体,良好的交际圈,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但这些年单位同事也很少办客,我这次为女儿办升学宴虽然是经过了申请,但也不能“大操大办”,只是通过打电话接一些亲戚来参加。虽然大多数亲戚,我都接了一下,但我心里仍是没底,不知有多少客人会盛情光临,也不知如何做,才算情到礼周。
在这金秋送爽、阳光灿烂、硕果累累的八月,庆祝女儿升学,我们感到很欣喜,唯恐礼节不到,会让亲戚朋友指责。我们只有多请教别人,尽心尽力把升学宴办好。仅仅选择办酒席的地点就选了三个,最后决定请办酒公司来家里办。在这过程中,非常感谢邻居提供的电扇,也感谢湾里亲戚前来帮忙,感谢亲情和友情,感恩他们的关心和帮助,好比是雪中送炭,让我们记在心中,祝他们万事顺遂、财运亨通!
在办酒过程中,看到女儿活泼可爱的样子,我不禁想起女儿成长的点滴。女儿小时候最开始在农村小学读书,二年级便转到中心小学,我们担心从农村到集镇会不适应,但她适应能力还可以,而且学习认真,成绩保持中上游,班主任柯老师也给予很高的评价,夸她性格活泼开朗,而且经常在课堂上踊跃回答老师的提问。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我们的鼓励下,女儿一直保持积极上进,语文和数学成绩都还不错,有一次全国征文,她还获得了一等奖。她在初中和高中期间,由于进入叛逆期,偶尔有不听话的时候,甚至会与我们发生争执,尤其当我们教她做人做事的道理,她感觉那是空洞的说教,对我们的良苦用心,不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于是我们只能从物质上去满足她,只要是她喜欢的学习、生活用品,我们都会帮她办齐,或者发红包给她,让她自己到超市购买或网购;只要是老师建议购买的学生奶、课辅资料等,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响应。
不知不觉,女儿已经进入十八岁,马上就要上大学了,作为父母,我们给了女儿生活上的照顾和物质上的满足,但学业、精神上愧对女儿了,女儿学习上、交友上遇到困难或不顺,我们很少为其提供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建议。有些建议、对策,对于我们来说是“金玉良言”,可在女儿看来都是些“陈词滥调”,不实用。有几次,女儿与我开玩笑说:“爸爸你教导我们,能不能够像你写文章一样,加入创新,突出细节,彰显特色,不要一味拿典故来对比,多点现实的建议、实用的对策好不好?”女儿反问的有道理,现在孩子知识面比较宽,对于典故都知晓一些,总觉得时代不一样,古人的作法没法复制。不过,女儿每次回家,我问她一些近期学习收获和交友情况,她会敞开心扉与我交流,不论我的建议是否实用,至少打开了她的话匣子,一吐为快,让我们父女之间的感情有了提升。
孩子都是在鼓励中成长的,女儿虽然成绩不是拔尖,但她懂得感恩、知道上进,我们倍感欣慰。每当她读书有进步,我们会通过正面激励、情感支持、发红包、带她外出旅游等方式给予奖励;如果成绩退步了,我们会侧面了解退步的原因,并找到改进的办法,引导她正确面对、自我反思,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不要灰心丧气,坚持继续努力,相信付出就有回报。我们试着用爱去感化、教育她,但如果她不领“情”,甚至与我们唱“对台戏”,虽然没有动手打她,但偶尔我会责骂她,甚至骂她是“白眼狼”,当时好像出气了,她也不作声了,然而过后一想,觉得自己的教育很失败,毕竟上中学的孩子,心智还不成熟,怎么能给予其如此高的要求呢?尤其在读初中期间,让女儿受了不少委屈,在这里,我们要向女儿说声“对不起!都是爸妈教育不上心,让你受委屈了。”
为孩子办升学宴,可以见证亲情的暖意、友情的力量。这次办客,许多亲戚朋友都来捧场,甚至有的多年未走动,这次也来了,真的让人很感动。我们向各位亲戚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亲友亲自来参加我女儿的升学宴,孩子马上进入大学,今后仍离不开大家一如既往的帮助和关爱。
园内桃李年年秀,校中红花朵朵香。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一个新的起点,进入大学后,充满期待。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也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希望女儿在大学期间能够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习好专业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明确职业目标,为未来的成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认识自己,超越自我,珍惜学习机会,写下春春无悔的篇章。
下个月送女儿上大学,明年我们就进入知天命之年,太多的感慨,顿时我不禁想起两首歌《陪你长大》《时间你再慢点》,其中有两句经典歌词是“我们彼此的心紧紧相连,陪你一起光着脚丫,去看世界的变化,让尘世的烦扰都随风去吧......”“只希望时间你慢点再慢点,让我陪他再多一点,让我好好享受被他依赖的时光......”
作者 王剑 ,男,1976年生于蕲春,自幼爱好文学,曾参加湖北电大函授,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出社会参加工作后,主要从事通讯员工作,近年采写了大量内容丰富、生动感人的新闻报道,连续多年被评为黄冈日报社模范通讯员。在写新闻报道之余,还坚持写作散文随笔。去年以来,有不少的文章见诸报端。文字散见于《黄冈日报》《鄂 东晚报》等报刊。现为黄冈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