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一事,向来是说不尽的。人们或以为此乃人生必经之途,或视作枷锁牢笼,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而究其根本,婚姻究竟有何意义,恐怕连围城中人亦难说清。
常见世间男女,自以为寻得了另一半,便欢欢喜喜地携手走入婚姻。初时你侬我侬,恨不得化作一人;久而久之,却渐觉对方身上棱角分明,磨得自己生疼。于是争吵、埋怨、冷战,种种不堪,皆由此生。这般情形,大抵是两个残缺的灵魂相遇,希冀对方填补自己的空洞,结果却发现对方的残缺之处更甚于己。
婚姻中的冲突,其实未必是坏事。两个灵魂的棱角相撞,迸出火花,也磨去了一些不必要的尖利。这过程自然是痛的,如同将两块顽石置于一处,经年累月地相互打磨,终会现出温润光泽。然而世人多不能忍这打磨之苦,要么中途弃之,要么彼此磨损得愈加残缺。
曾见一对老夫妇,携手走过六十余载。问其相处之道,老翁笑言:“无非是你让我一寸,我敬你一尺。”老妪在旁补充:“年轻时也吵,吵得凶时恨不得把对方吞了。后来明白,婚姻不是谁征服谁,而是相互打磨,把彼此的刺磨平了,才能靠得更近。”他们并非完美无缺,却能在漫长岁月中,将彼此的残缺渐渐补全。
完整的爱,确乎发生在两个完整的人之间。但人之完整,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关系中逐渐成就的。独处时,人往往看不见自己的残缺;唯有在亲密关系中,那些隐藏的不足才会显露无遗。婚姻如同一面明镜,照见彼此最真实的样子,好的坏的,无所遁形。
真正完整的伴侣,不是没有缺憾,而是认清了自己与对方的不足后,依然选择并肩而立。他们不再试图从对方身上索取什么来填补自己的空虚,而是各自发出光芒,互相照亮前路的黑暗。这样的关系,不再是两个半圆拼合成一个整圆,而是两个完整的圆相交,既有重合的部分,也保有各自的天地。
婚姻的终极意义,或许就在于此:它不是救赎,而是修行;不是依赖,而是独立后的相互扶持。两个灵魂在冲突中打磨彼此,不是为了变得一模一样,而是在保持各自独特性的同时,能够和谐共鸣。
世人若明此理,或许能少些对婚姻的幻想,多些实在的耕耘。如此,纵使是两个残缺的灵魂,亦能在岁月长河中,打磨出完整的光泽。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