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塔尔寺始建于,创建于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8年(又一说为 1375年),距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湟中区(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侧的莲花山山坳之中,八座小山峰簇拥着这座名寺。人们从远远看去,它有如吉祥的八瓣莲花,在中心托出莲蕊。香港风水大师们对此大发感慨:“一片祥端九美地,千代众生十利功!”。历史上,清乾隆皇帝在详细品读了入宫的《嗒尔寺全图》后,也拍案叫绝,称之为山水大境,是一种奇特的风水之美。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即“由塔而寺”,或者说是先有塔,后有寺。
“塔尔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
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本名罗桑扎巴,1357-1419)的诞生地。宗喀巴大师早年学经于夏琼寺,16岁去西藏深造,改革西藏佛教,创立格鲁派(黄教),成为一代宗师。传说他诞生以后,从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一株白旃檀树,树上十万片叶子,每片上自然显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释迦牟尼身像的一种),“衮本”(十万身像)的名称即源于此。
宗喀巴去西藏六年后,其母香萨阿切盼儿心切,让人捎去一束白发和一封信,要宗喀巴回家一晤。宗喀巴接信后,为学佛教而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一幅,并写信说:“若能在我出生的地点用十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指宗喀巴出生处的那株白旃檀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与我见面一样”。第二年,即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香萨阿切在信徒们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莲聚塔”。此后180年中,此塔虽多次改建维修,但一直未形成寺院。
最初所建莲聚塔是一座小砖塔。后来建银塔,内藏小砖塔。
大银塔高12.5米,这就是宗喀巴诞生的地方。大银塔以纯银作底座,镀以黄金,并镶嵌各种珠宝,裹以数十层白色“哈达”,以示高贵。塔上有一龛,内塑有宗喀巴像,塔前陈放有各式酥油灯盏,银鼓号角,玉炉金幢。后来又盖大金瓦殿以覆塔身。大金瓦殿初建于公元1560年。后于公元1711年,用黄金1300两,白银一万多两改屋顶为金顶,形成了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后来又在檐口上下装饰了镀金云头、滴水莲瓣。飞脊装有宝塔及一对“火焰掌”。四角设有金刚套兽和铜铃。底层为硫璃砖墙壁,二层是边麻墙藏窗,突出金色梵文宝镜。塔正面柱廊用藏毯包裹,殿内还悬挂着乾隆皇帝御赐的金匾,匾额题字为"梵教法幢"。此塔在喇嘛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禅师仁钦宗哲坚赞于塔侧倡建静房1座修禅。17年后的万历五年(1577年),复于塔之南侧建造弥勒殿。至此,塔尔寺初具规模。万历十年(1582年)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第二次来青海。翌年春,三世达赖向仁钦宗哲坚赞及当地申中、西纳、祁家、龙本、米纳等藏族部落指示扩建塔尔寺,赐赠供奉佛像,并进行各种建寺仪式。从此,塔尔寺发展很快,先后建成达赖行宫、三世达赖灵塔殿、九间殿、依怙殿、释迦殿等。经四世达赖指示,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正月,正式建立显宗学院,讲经开法,标志着塔尔寺成为格鲁派的正规寺院。
从清康熙以后,朝廷向塔尔寺多次赐赠匾额、法器、佛像、经卷、佛塔等。该寺的阿嘉、赛赤、拉科、色多、香萨、西纳、却西等活佛系统,清时被封为呼图克图(对上层大活佛的封号)或诺们汗(法王,较低封号)。其中,阿嘉、赛赤、拉科为驻京呼图克图,有的还做过北京雍和宫和山西五台山的掌印喇嘛。正是因为这些特殊原因,塔尔寺迅速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蜚声国内外的六大寺院之一。
1949年8月,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坐床典礼在塔尔寺隆重举行。同年10月,十世班禅从塔尔寺向毛泽东主席发出贺电,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在北京举行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中央特邀十世班禅进京。十世班禅赴京,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塔尓寺主要建筑依山傍塬,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有大金瓦寺、大经堂、弥勒殿、九间殿、花寺、小金瓦寺、居巴扎仓、丁科扎仓、曼巴扎仓、大拉浪、大厨房、如意宝塔等9300余间(座),组成一庞大的藏汉结合的建筑群,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
塔尔寺内收藏有大量鎏金铜佛像、铜佛像、金银灯、金书藏经、木刻板藏经、法器、灵首塔、御赐匾额、壁画、堆绣等文物。其中壁画与堆绣、酥油花被誉为塔尔寺三绝。壁画多以矿物颜料画在布幔上,内容主要为经变、时轮、佛等。堆绣是用各色绸缎、羊皮、棉花等在布幔上堆绣成佛、菩萨、天王、罗汉、尊者、花卉、鸟兽等图案。
最吸引人的当数一年一度的晒大佛,又名“展佛节”
“展佛”即请出放置一年的巨大佛像在露天展示。一方面从保护的角度,防止霉变和虫咬,更重要的是寺庙僧人和信教群众对佛祖朝拜供养的一种特殊方式。所展示佛像实际是一种特制的大唐卡,它是一种卷轴画中极其稀少的珍品。
“晒大佛”当日清晨,天不亮,塔尔寺的喇嘛们就要集中,做“晒大佛”前的各种准备。然后抬着巨大的佛像,沿着寺旁的山路,往山顶上走。将巨大的佛像(大唐卡),从山坡顶一直铺放至山脚,这时巨大的佛像就展现在前来参观的成千上万群众面前。
“晒大佛”结束后,在塔尔寺内的广场上要举行跳神,喇嘛们带上各种的假面,跳起了各种宗教舞蹈。在跳神的同时,喇嘛还要念经祈祷、演藏戏,这是寺庙一年一度表演宗教艺术的舞台。
塔尔寺还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民族文化宝库。它从建立之初,就一直深深影响着世界佛教文化的格局。在现代,这里曾拍摄过电视剧《尘埃落定》、《青藏纪事》、《喜挠嘉措的故事》、《一代宗师》、《阿吉的故事》还拍摄过电影《中华大藏》、《可可西里》、《青藏高原》、《农奴》;纪录片《酥油花》、《班禅大师》、《开光大典》、《塔尔寺文化艺术》、《章嘉大国师》、《西线纪事》、《十世班禅》、《十一世班禅在青海》等影片的全部或部分珍贵镜头。另外,在这里拍摄的文化艺术片,更是多得无法计数,各类影片广受海内外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