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轮西垂的红日,静静的挂在西山巅上,虽褪去了午时的炙烈,却依然烧红了西半天。 暮色总是来得匆忙,还没顾及细赏这“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残阳已收尽余晖隐入山的另一边,晨昏线也像个匆忙的赶路人,已然掠过脚下,奔赴向前…… 夜幕随即铺了开来,透过云隙的那一弯明月,早将如水月光洒满村庄。暮光朦胧中,青色的炊烟已慢慢散去,橘红的灯火渐次点亮,山村仿佛又要归于宁静……
村西头的‘’仁义巷‘’ 广场上,却灯火明亮,文化舞台前,更是人声鼎沸、这本该静谧的黄昏时分,今日却非常的喧嚣热闹。
这座依偎在凤凰山脚下、黄河岸畔边的小山村,因傅作义将军而声名远扬。
明天,恰逢安昌村新文化舞台建成一周年,也是村去年新设立一年一度集会后的第二届集会日,邀请了蒲剧团的三天戏曲盛宴,今夜即将拉开帷幕……
早年间,安昌村也曾有过一座舞台,就矗立在村庄的正中央。在年少的记忆里,虽然那时物资匮乏,但父辈们的文化生活却也多彩丰富,在这方舞台之上,总不缺生旦净末丑的精彩演绎。
冬季农闲时节,村民们自组戏班,凑在一起,自娱自乐,唱念做打间,一遍遍认真排演《杀狗》、《麟骨床》、《劈山救母》等传统剧目,尔后租来灯光幕布、服装道具,众人各领角色登台,哪怕唱腔业余、扮相朴拙,却总能引爆台下笑声阵阵、掌声连连。
后来的城镇化浪潮下,一部分人放下锄头,进入城市各显神通,村子里更多的是老人留守家园,乡村渐渐失去往日活力,那座舞台也因年久失修,逐渐破败坍塌.......
所幸 ,振兴乡村的春风拂面而来,在干部主导、仁人出资、乡贤助力下,一座飞檐斗拱的安昌村仿古大舞台,经紧锣密鼓的施工,于去年初秋时节巍然矗立在村西广场之上。 为庆祝文化新生,纪念舞台落成以及加大推广和宣传安昌村,进一步扩大将军故里的知名度而振兴乡村旅游,去年8月26日竣工剪彩仪式上,便将这一天定为了一年一度的安昌村集会日。
暮色渐浓、月光愈明,此刻,戏台上乐曲酣燃,戏台下,观众顺乎剧情亦悲亦欢,浸润戏中。
就在这日月交替间,又迎来明天安昌村第二届乡村集会日。
西天的长河落日,只为明朝的旭日东升。 愿这座魅力小山村,似初升朝阳,蒸蒸日上、红红火火!
愿乡邻们人人安安昌昌——生活“安”宁 、家运“昌’盛!

凤凰山脚下、绿树环绕中的安昌村
仁义巷汉白玉门牌
广场上热闹的人群
热情高涨的观众
空飘及标语将氛围拉满
展厅前将军戎马雕塑
巨龙般黄河大桥傍村而过
蓝天白云、辉光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