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泰安新咏
霓虹闪烁映云岑,岱宗犹自接天阴。高铁疾,古城吟,湖光山色两知心。
渔歌子•桃源漂流记
日轮圆,天浮翠,牌坊影蘸春溪碎。筏追虹,人戏水,白浪翻成笑蕾。
索桥悬,藤蔓缀,鹧鸪声透斜阳外。揽千山,归一袂,星溅荷裳月佩。
鹧鸪天·泰安新韵
谁遣钢梁架彩虹,岱宗依旧笑苍穹。玻璃幕映千年柏,高铁桥穿万仞峰。
抖音俏,摄飞鸿,天街漫步趁长风。忽闻翁媪谈今古,石敢当前花正红。
定风波•咏父爱
伞骨撑风半世忙,霜痕侵鬓映斜阳。背影如山遮雪雨,谁语?一肩星月夜归堂。
细理缝衣针脚密,凝忆,灶烟曾暖少年肠。莫道严颜情未显,深眷,春松经岁自苍苍。
定风波•中越自卫还击战纪事
半世浮沉弹指过,鬓已星星霜色多。犹记当年书卷气,未改,军号声中岁月歌。
收发声中传号令,清醒,硝烟里处护旌旗。血染征衣浑不觉,知否?山河寸土寸金戈!
临江仙•念先父
烽燧连天埋骨处,西风卷地犹寒。丹心碧血映关山。淮海征战烈,大别越雄关。
解甲犹怀松柏志,黉宫培李栽兰。雪山化泪寄长天。音容犹宛在,松柏伴云眠。
满江红•天山戍魂
万里旌旗,红浸透、云涛怒泄。抬望眼、旧营何处?壮怀难灭。南海浪掀烽火路,昆仑剑指天山月。忆当年、星斗宿边庭,融霜雪!
军校案,灯明灭。疆场鼓,声撕裂。念班超投笔,志吞胡羯。铁甲碎时身作界,关河固后心如铁。看今朝、银汉渡神舟,巡天阙!
注释:
1、典故:
* “班超投笔”:《后汉书》载其“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暗喻军校深造后主动请缨戍边的选择。
* “银汉渡神舟”:双关航天成就与张骞“乘槎通天”典故,喻今日强军已从陆地延展至星辰大海 。
2、“昆仑剑指”与“天山月”形成山脉联动,强化西域戍边的苍茫感。
“巡天阙”,以“天阙”(天帝宫门)象征终极守卫目标,境界宏阔。
3、精神血脉的贯通:从“班超投笔”(汉)到“神舟巡天”(今),千年戍边史浓缩于“剑指天山月一银汉渡神舟”的意象链中,暗扣建军98周年的历史纵深。
4、天山不仅是地理符号,更是精神图腾——它承载了“冰峰炼肝胆”的个体淬炼,也见证“铁甲作界”的国士誓言。当昆仑剑气与南海烽烟在诗中交响,便是一个老兵用格律重铸的钢铁边关。
满江红•雪域忠魂(怀念阴法唐将军)
星陨燕山,昆仑恸、长风呜咽。忆往昔、旌麾西指,征鞍稍歇。铁骑踏冰河浪裂,雄师斩隘云旗猎。挽金瓯、雪域扫狼烟,金瓯彻!
青稞穗,连戍堞;冰峰月,凝忠血。纵霜侵鬓角,肝胆犹烈。天路穿云通圣域。春犁破土生新蘖。看经幡、漫卷旧关山,千秋月!
注释:
1. 征战功勋
* “铁骑踏冰河浪裂”:暗指昌都战役(1950年)中,阴法唐率骑兵支队顶暴雪翻越海拔5400米雪山,马匹饿死仍坚持迂回包抄,切断藏军退路。
* “雄师斩隘云旗猎”:喻1962年中印边境反击战,他任前线政委指挥克节朗战役,全歼印军“王牌第七旅”,俘获多名高级军官 。
2. 建设西藏
* “天路穿云通圣域”:指其力推青藏铁路建设。1980年任西藏党委书记时建言“无铁路则西藏难富”,2000年又上书中央促成复工。
* “春犁破土生新蘖”:化用其推动西藏农牧业改革,在江孜领导防洪救灾、兴修水利,发展青稞种 植等民生事业。
3. 精神传承
* “纵霜侵鬓角,肝胆犹烈”:既写其晚年白发仍心系西藏(离休后创立教育基金会),亦呼应其提炼的“老西藏精神”
-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 “经幡漫卷旧关山”:以藏族经幡象征其
精神永驻边疆,而“千秋月”喻功业与山河同辉3。
* 意象:糅合军事符号(铁骑、云旗)与西藏风物(青稞、经幡),刚柔并济彰显其文武之功。
满江红•泰安车站咏史
铁马长嘶,惊尘起、雄图初展。抬望眼、泰山巍峨,气吞霄汉。毛泽东行风雨处,许将军伴忠肝见。恰当年、挥斥展方遒,豪情满。
红旗举,征路漫。心向党,身终献。任前程险阻,誓驱忧患。岁月悠悠功绩在,英名熠熠丹心灿。忆往昔、伟业耀干秋,堪欣叹。
齐天乐·路易号登陆上海
浦江潮涌迎佳客,轮舶降临淞沪。远影浮波,长鸣破雾,惊起沙鸥无数。华灯照路。看沪上人潮,竞相凝注。巨舶巍峨,似携欧陆旧风度。
遥思往昔商埠,沪城多盛事,番舶来去。岁月悠悠,繁华几换,今又新添一处。风传笑语。念四海同春,此心相赴。暮霭沉沉,醉听江浪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