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佳利
立秋刚过,早晚添了些凉意,商州的街头巷尾却异常热闹,那股子人潮涌动、囤货豪购的劲儿,比腊月备年货时还要疯狂。晨雾尚未散尽,天天乐文化中心店入口处已排起长队,大爷大妈拎着手提袋、推着小推车,眉眼间尽是期待;正午烈日当空,骑电动车的年轻人车筐里塞得满满当当——果蔬、粮油、孩子的零食、生活日用品……一路摇晃着满足地哼着小曲;即便到了晚上十点,购物人群仍熙熙攘攘,犹如年前赶大集般喧嚣欢腾。
民和路上,不时传来街坊邻居的打招呼声:“三婶,这鱼真新鲜!”“草鱼五块一斤!天天乐超市六年店庆,回馈市民哩!”“真的吗?我娃最爱吃鱼,我得赶紧去!”话音未落,大姐已拎着菜篮子小跑向前。我也忍不住加快脚步。
一到超市门口,才真正体会到这场“备年货”式的盛况。“天天乐文化艺术中心店周年店庆”的横幅迎风招展,店内“民生优享季”“千品直降”“感恩回馈,”的庆典拱门熠熠生辉。入口处人群摩肩接踵,进者提着篮子,挎着袋子,出者肩扛手提,个个都是满载而归。熟人相遇,隔着人群也要喊一句:“香蕉一块九毛八,快抢去!”
随着人流挪动,各种声响扑面而来:喇叭循环播放着——“长粒香大米一袋七十七,旱黄瓜九毛九,鸡蛋一盘九块九,西瓜五毛八一斤,青梨八毛八一斤……”;称重台前,穿着红马甲服务员嗓音沙哑却热情不减:“别急别挤,土豆、南瓜在这边称”;货架边,一位中年妇女一边装烤馍片,一边向同伴推荐:“这洗衣粉平时四十六,今天才二十九,咱拎两袋?”
最壮观还数粮油区——蛇形长队蜿蜒三圈,队尾大爷踮脚张望,手里紧攥宣传单,嘴里叽咕着:“西瑞面粉五公斤才九块九,玉米糁每斤九毛九……”见这阵势,我转身扎进蔬菜区。尖青椒堆得像绿小山,翠得亮眼,旱黄瓜顶着嫩黄的花,指尖一碰满是凉润;长茄子紫莹莹的,一看就鲜嫩。一律九毛九一斤;香蕉摊前更挤得水泄不通,“给我五斤!”“我来十斤!”的喊声此起彼伏。
好不容易抢到一袋青椒、一袋黄瓜,转身又陷入称重长队。等待中的阿姨们你一言我一语聊得热火:“之前别处青椒卖四块多,这儿又便宜又新鲜……”半小时后称完重,收银台处更是场“硬仗”——十几个收银台全运转着,每队六七十人,推车里的东西堆得像小山,扫码声、找零声、孩子们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真像赶庙会似的。
站在队伍里,我也寻思着,前几天去另一家超市:冷清得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货架上的商品蒙着薄尘,导购员比顾客还多,无论走到哪个货区,都是 “专属服务”。同在一城,同为超市,境遇怎么就天差地别呢?
前面大叔仿佛看穿我的心思,笑着搭话:“黄瓜实惠吧?咱老百姓过日子,东西好坏、价格实在,心里都清楚。”他举了举面粉袋,“牌子硬、价格低,买得放心;菜比市场还新鲜,谁不爱来?”
结完账走出超市,天天乐门前华灯璀璨,携包提袋的人们仍络绎不绝,笑谈声飘散在夜风里。
这何止是一场店庆?分明是商州人共同的“小年”。没有鞭炮锣鼓,却洋溢着比年节更实在的喜悦——是买到实惠的满足,是挑到好货的踏实,是日子有奔头的热乎劲儿。正如街头巷尾大爷大妈说的:“谁把实惠送到心坎上,谁让‘菜篮子’更丰盈、‘米袋子’更饱满,谁就受欢迎。这比过年还热闹,还快活呀!”
是啊,天天乐超市的店庆,不仅是一场商业活动,更是把“感恩回馈”落到了实处,它打破了“有钱不置半年闲”的老话,让商州人在八月里,拥有了过年般的满足、开心与幸福,拥有了浓浓的年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