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蔷薇血墨】
灵隐钟楼蔷薇盛开,每瓣皆带血丝,书生争相采摘谓能助文思。这日和尚见花瓣飘入墨砚,竟自动写成诉状:"求告天地,还我慧眼!"
顺花踪至后山草庐,见盲眼老儒正以血研墨。腕间伤口深可见骨,却笑言:"得济公点拨,以血书经赎罪。"
细观其血墨所书,字迹渗入地底三丈竟结成阵——正是薛太医未完成的"万目阵"!原来自剜双眼是假,借血墨连通地脉是真。
和尚蒲扇扇向墨池:"善哉,让和尚添点佐料~"泼入残酒,血墨沸腾间浮起百具尸骸,皆是被取眼珠的落第书生!
盲儒突然撕开面皮,露出薛太医容颜:"济癫!你毁我肉身,却不知我早将元神寄于首徒体内!"
万目阵骤然发动,整个杭城读书人皆捂眼惨叫。慧眼从四面八方飞向草庐,欲聚成"文曲邪星"。
女状元魂魄从钟楼扑来,以身为纸卷住慧眼:"爹!你可知这些眼睛的主人都成了状元?"每只慧眼映出金榜题名景象——原来书生们死后终得功名!
薛太医癫狂抢夺慧眼:"不可能!我布的噬运阵无人可破!"
此时天降大雨,雨滴砸在血墨上变成镜子。照出当年真相:每位书生临死前都将文运注入眼睛,故意让太医夺取,只为有朝一日反噬其魂!
百道文运汇成光柱,将薛太医钉在草庐梁上。盲儒肉身溃散,露出真正首徒的枯骨——二十年前就被炼成傀儡。
和尚用破钵接住纷飞慧眼,撒向四方坟冢: "慧眼归冢文运开,血墨化雨洗尘埃 且看新科状元郎,尽是旧魂托生来。"
自此杭城科举再无舞弊,每有学子中榜,坟头便开朵蔷薇。唯那草庐夜半仍有磨墨声,细听却是和尚在教孤魂写状纸。
(第十六章完)
【第十七章 状纸天听】 自慧眼归冢,京城忽现万民伞。伞骨皆用状元笔制成,伞面贴满血状纸,悬于午门三日无人敢取。这日和尚抠伞柄蜜蜡品尝:"甜中带苦,可是薛太医的脑髓油?"
当夜子时,伞面状纸自动飞舞,拼成"冤"字叩击宫门。更奇的是,每位官员枕边都出现朱笔判词:"贪墨者死,舞弊者诛。"
顺朱笔迹寻至翰林院,见薛太医残魂正操控万民伞:"皇帝老儿!若不重开科考追封我状元,便让天下学子绝仕!"
原来太医借万民伞聚集怨气,欲逼朝廷就范。那伞柄状元笔竟能修改圣旨,已暗中将今科状元换成其党羽。
和尚蒲扇拍向伞面:"善哉,和尚来添个'准'字~"墨点落处变成"斩"字,伞骨纷纷断裂。
突然所有状纸飞向太庙,贴满太祖碑文。碑文竟被改成科场黑幕录,记载历代科举冤案!
太医残魂狂笑:"既要闹,就闹个千古流芳!"
此时女状元魂魄携八十一道状元魂驾云而来,各执青玉笏板:"薛仁义!且看真正的流芳千古!"
笏板射出金光,照出太医此生罪孽。更照出所有冤死书生已转世为清官,正在各地平反冤狱。
万民伞突然自燃,火焰中现出金銮殿。今科真状元正在殿试,文章字字珠玑——竟是首徒转世!
太医残魂惨叫:"我亲手毁掉的徒弟,竟成了状元?"
和尚用破钵罩住残魂:"善哉,这才是真正的因果报应。"
霎时雷雨大作,雨水冲刷太庙碑文,现出金色新文:"科场清明,天下为公。"
自此科举增设"清明榜",专录寒门学子。有人说见个女子夜扫太庙,扫去的都是贪墨者的名字。
唯那万民伞骨被和尚做成木鱼,敲击时响彻九重: "状元笔,万民伞,不如田间一老农 太庙碑,青玉笏,终化春泥更护花..."
(第十七章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