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畦韭菜映丹心
——一位退休干部的乡村振兴情怀
王良杰
一位退休干部,没有选择在家静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晚年,而是毅然扎根乡村,撸起袖子、挽起裤腿,在韭菜地里摸爬滚打、挥汗劳作,最终创建了新市镇高品质韭菜示范基地。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位退休干部,又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呢?带着深深的疑惑与敬佩,近期我们慕名参观了该韭菜基地,被退休干部律玉峰的事迹深深震撼。

一、初识 “田埂上的退休干部”
8月3日上午,孙延玉、秦臻两位大哥与我满怀敬佩之情,沿省道 241 驱车前往新市韭菜基地。距韭菜地近百米,浓郁的韭菜香已悄然袭来。驶近基地门口,公路南侧矗立着一块巨型彩色展板,上面图文并茂地标注着“新市镇高品质韭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该基地位于新市镇盛家村东南端 2 公里处(原新市镇林场),亦是济南济阳韭峰盛世农业有限公司的所在地。
我们走进韭菜基地,远望一畦畦韭菜整齐茁壮,青翠欲滴,长势喜人;近嗅一棵棵韭菜香味浓郁,沁人心脾。望着这 100 多亩绿油油的韭菜,令人心生爱恋,因为这是一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田地,是一块蕴藏智慧与财富的土地。
迎接我们的是一位个头不高、脸膛黝黑、身着农装的朴实男子。经孙延玉大哥介绍,他便是退休干部律玉峰。这与我们印象中退休干部的形象相去甚远,分明就是一位地道的田间老农。面对如此朴实亲切的他,我们没有称呼他之前的官职,而是以“律总”相称。
“律总”礼貌地领我们到他的办公室座谈。通过交谈,我们都被眼前这位退休干部宽广无私的胸怀、为民造福的赤诚深深地折服。
律玉峰是新市镇布家村人,曾长期在(原)江店乡、新市镇工作,历任秘书、组织委员、纪委书记、分管农业的副乡长等职,后调任济阳县林业局任纪检组长,林业局、土管局合并为区自然资源局后,担任正局级领导。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几十年工作在乡镇,因此对农村与农业有着深厚的情感,退休后回到布家村居住,在承包地种植韭菜、葡萄、秋月梨等果蔬。20 多年的种植历程中,他历经无数挫折,却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最终“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韭菜种植领域闯出了一条致富路。
二、在挫折中探寻致富路
1997年,律玉峰的妻子承包了新市林场200亩土地,几经周折没有挣到钱,2014年退出部分地块,剩余120亩。这片土地地势低洼、高低不平,夏季多雨时易积水成涝,淹没庄稼。1999年,他投资7万多元平整土地、修挖排水沟,为种植打下基础。起初,他种植小麦、玉米等常规粮食作物,但产量与经济效益均不理想。
有一年,律玉峰斥巨资种植了大片懒汉西瓜。在他的精心培育与管理下,西瓜喜获丰收,不仅个大,而且特甜。最大的一个西瓜竟长到40斤,中心糖度达到14.2。然而,这些甜蜜喜人的西瓜,不仅没能给律玉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反而让他头疼不已。因为几只小鸟儿偷尝甜果后,竟招引来鸟群,把地里的西瓜啄得千疮百孔,最终也把律玉峰的致富梦啄碎了。
为让 100 多亩的土地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律玉峰改种南瓜、茄子、菜花、甘蓝等蔬菜,但因销路不畅,也没能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后来,他又尝试栽种核桃树、柿子、梨树等果树,最终也因风灾雹灾、鸟害而放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掌握科学的种植与管理技术,律玉峰每年都会到外地考察学习,足迹遍布多省。他不顾长途劳累,到河南省的芦荟种植基地、河北省的韭菜种植基地、湖北省的天麻药材种植基地学习取经。律玉峰深知自身经济条件不好,外出取经从不贪图享受,因此对自己要求相当苛刻,每次都是坐最便宜的车,吃最便宜的饭,住最便宜的旅馆。2010 年的一天,律玉峰和同伴为节省开支,在郑州火车站候车大厅将就过夜,因过度疲劳睡着了。朦朦胧胧中,他觉得有人动了他一下,他打了一个机灵站起来,就见一个男子从他身边闪过,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旁边一位旅客悄悄告诉他,那个男子把他手机偷走了。律玉峰马上去追赶,但是小偷早已逃得无影无踪。手机不贵,才 400 多元,然而对他通讯联系却造成了极大不便。
20 多年的种植生涯中,律玉峰吃过无数苦,受过无数累,风雨来雨里去,始终在摸索中前行。他意识到,必须找到一种抗虫咬、拒鸟啄、耐风雹,一年种、多年收、多茬收割的作物,才能实现稳定收益。于是,他把最后的希望定位在韭菜上。律玉峰在退休前两年种了10亩韭菜。为此,他不仅在田间与老农交流经验,还专程到济南七里堡、匡山两大蔬菜市场调研,深挖市场行情、遍寻销售渠道。
三、小韭菜闯出新天地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23 年的一天,律玉峰刷抖音时偶然刷到高密市付在秋研究员的大金钩韭菜种植视频,当即通过山东省农科院在新市镇曾任科技副镇长的赵逢涛研究员牵线,与付教授取得联系。志同道合的两人通过抖音结下深厚情谊,他还借此认识了霍雨猛博士。通过交流,律玉峰逐步了解到大金钩韭菜品质极佳——辛香味浓、鲜嫩无渣,含糖量比普通韭菜高2至3倍,市场认可度与需求量均很高。
在付在秋研究员、霍雨猛博士的悉心指导,以及新市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23 年 9 月,律玉峰从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引进优良地方品种大金钩韭菜,采用该所研发的“韭菜免移栽精量直播技术”,种植15亩韭菜。在蔬菜研究所韭菜项目组的科学指导下,韭菜长势良好,2024年秋季收获2茬,市场供不应求。
2024年,律玉峰专程前往全国知名韭菜种植地——河北省临漳县考察露天韭菜种植(当地种植面积达3.6 万多亩)。2025 年正月十七,律玉峰跟随市纪委包盛家村的第一书记魏书记、新市镇党委副书记程书记到聊城市莘县张寨镇卜令营村(7000多人种植韭菜1万多亩,亦是全国知名基地)考察小拱棚种植。两地出色的种管模式与销售理念,让他深受启发,更坚定了他发展韭菜产业的信心。
2025 年,律玉峰将大金钩韭菜种植面积扩大至 40 亩,同时种植久星 16 品种 40 亩、太空棚绿和四季寒青韭菜品种近40 亩、省农科院308种实验品种 1 亩,其中 60 亩为富硒韭菜。这一年,他的韭菜不仅种植规模扩大,更因品质优良畅销市场,价格稳居高位,外地商贩纷纷上门求购。
律玉峰的韭菜之所以畅销,不仅在于种植面积大,更源于他对种子、用水、肥料、农药的严格把控。生产中,他完全遵循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制定的技术规程,引进良种、修复土壤、科学施肥、绿色防控,因此使得他的韭菜品优质高。
律玉峰全部采用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提供的优质韭菜品种进行精量直播,这样保证了韭菜品种的良种率。他承包的整个园区空气清新,水源清洁,方圆 2 公里内无工厂与生活污染源,一年中春秋两季都使用黄河水进行灌溉。肥料选用从沾化采购的发酵羊粪,一次便购入 7 车(每车 35 吨)。
律玉峰采用物理灭虫法,在 120 亩土地上悬挂大量黄蓝粘虫板;同时还吊挂多个高压杀虫灯,高压杀虫灯每天都会收集一次,虫蛾高峰期,捕杀的虫蛾可收集三四斤。这样高效捕灭了肆虐作恶的虫蛾。
律玉峰所用的全部农药都是经过山东省绿色食品中心给予评估或备案的。针对韭蛆防治,他使用生物农药错时防治,在每年9月30日左右冲施,避开收割期,确保春夏生长的韭菜几乎无韭蛆,更无农药残留。正常管理中,以预防为主,减少药量的使用,喷药24小时后,他还会及时喷洒省农科院推荐的微生物菌剂分解药残。为消除顾客疑虑,2025年4月17日,他随机抽取 3000克不同地块的韭菜,送寿光市山东拜尔检测有限公司检测,结果显示三唑磷、三唑酮等 51 项指标均合格,未检出农药残留。
律玉峰的无公害韭菜得到济阳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2024年9月4日,区委主要领导作出专门批示;9月6日,区政府分管领导召集区农业农村局、新市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新市镇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会议;9 月10日,新市镇人民政府出台《加快推进新市韭菜标准化种植园区建设的意见》。2025年6月,济阳区区委、区政府斥巨资重点推进新市高品质韭菜基地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950万元,打造 300 亩标准化产业园区,年产无公害韭菜约 5 万吨,产品近销济南、德州,远销北京、青岛等地。
鉴于此,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将律玉峰的韭菜地确立为“济南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高品质韭菜示范基地”。该基地承担的“高品质韭菜新品种引进筛选与应用”项目由济南市农业局立项,针对韭菜传统品种退化、产量品质下降等问题,开展品种收集、筛选与新品系培育工作,已收集传统品种20份、提纯复壮2份,收集选育育种102份,引进野韭菜资源6份,发表论文2篇,申报专利1项,制定发布团体标准1项,获山东省科技兴农一等奖1项,核心种质均保存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四、以产业蓝图绘就为民情怀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律玉峰,这位深耕农村基层多年的老领导,深知农民种粮的艰辛、乡村振兴的困境。他的心中始终装着群众,总想在自己事业做大做强之时,回馈家乡,让利于百姓。虽已年过花甲,每月有着过万的退休金,但他却甘愿像一头扎根乡土的老黄牛,在田间地头默默耕耘,每日与泥土为伴,和普通村民一样打药运粪、浇水施肥,全然不顾劳作的辛苦与脏乱。
律玉峰的许多老领导、老同事、村民见到他劳作时的狼狈相心疼,并满心疑惑地问道:“老律,你退休金这么丰厚,到全国各地游玩养老多惬意啊,何必干这又脏又累的农活,图个啥呀?”他爽朗地回答:“作为一名正处级新型的农民,我要干给村民看,带着农民干,有钱大伙儿一起赚!”他用实际行动,将这份承诺践行到底。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为实现规模化种植,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2017年7月,律玉峰以承包的100多亩土地为基础,登记成立济南市济阳区君得利家庭农场;2024 年9月,又乘势而上,登记成立济南济阳韭峰盛世农业有限公司。2025年7月,他还为韭峰盛世基地的韭菜申请了带头像的“律玉峰”牌商标,精心培育的韭菜产业逐渐崭露头角。
随着韭峰盛世基地的韭菜声名远扬,周边群众纷纷慕名前来取经学习。律玉峰毫无保留,怀着造福于民的赤诚之心,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无偿、无私地将技术、销售等经验传授给村民,带动群众增收,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一名退休干部的初心与使命。
2024 年7月,新市镇布家村的尹吉禄播下10亩韭菜种子,却遭遇韭苗未出齐的难题。关键时刻,律玉峰及时伸出援手,无偿提供8亩韭菜根。从7 月15 日到8月15日,尹吉禄陆续剜走韭菜根补种,成功避免了一场重大经济损失。2025年春,临邑县王落户村一位王姓村民向律玉峰请教韭菜开沟种植技术,他不仅倾囊相授开沟韭菜种植技术,还免费提供韭菜种植专用农具。2025年7月,新市镇盛家村的盛善席需要 5 亩韭菜苗补苗,律玉峰爽快应允,及时免费提供。新市镇大庄村的负责人贾廷禄计划种植 40 亩拱棚韭菜,律玉峰承诺为其提供免费技术指导;蒯王村村书记咨询大棚韭菜种植问题,他也毫无保留地悉心指导。
短短两年间,律玉峰在狠抓自身韭菜生产的同时,还成立盛家村韭菜种植技术协会。 4户村民今年新种植80亩韭菜,还计划带动韭峰盛世基地西邻栽种150亩韭菜,并为他们提供技术、销售等全方位的指导与帮助。
“但得苍生俱保暖,不辞羸病卧残阳。”当谈及未来规划时,律玉峰向我们展示了他写给新市镇党委任书记的一封信。这封饱含深情的5页书信,字里行间不见丝毫对自家韭菜生产的提及,满满都是对新市镇高品质韭菜发展的深度思考与宏伟蓝图规划。他在信中建议,新市镇应扩大韭菜规模化种植,推行多样化、标准化发展模式,走产供销一体化道路,增设冷藏设施和精细分拣加工车间,开辟以净菜投放市场,逐步实现自产自销,全力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整体竞争力,将新市韭菜打造成极具影响力的区域特色产业。如此情怀,令人动容。
结语
征程万里,初心如磐。律玉峰,这位正处级退休干部,恰似永不熄灭的明灯,以满腔热忱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不辞辛劳地将小韭菜培育成大产业。他心中没有个人得失,只有群众冷暖、政府嘱托与振兴抱负,用赤诚丹心与澎湃热血,与千千万万党员一道,永葆初心,奋勇前行,在济阳的土地上,深情谱写着一曲党员为民服务的壮丽赞歌,以实际行动推动着济阳乡村振兴的巨轮滚滚向前。

作者简介
王良杰,济南市济阳区新市镇人,济阳区澄波湖学校初中部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优秀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第三十届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近百篇散文等散见于《当代小说》《语文报》《联合日报》《山东教育》《山东工人报》《农村大众》《德州日报》《天天读写》、中国作家网、山东学习强国、都市头条、今日头条、闪电新闻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