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年代的非常事件,在每个人认知中有不同的诠释。也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正常和非正常之间的微妙关系。
楔子
农历七月,骄阳似火,空气似炙,大地如烙。
正午时分,湛蓝如洗的天空,太阳像定住了一样,一动不动。没有一絲风,更没有一片云。连蝈蝈也停止了弹唱,一切都凝固了。整个世界定格成一幅风景画。
一条窄窄的田间小道,从通向村口的干道上发个叉,向田间延伸着。在小路南面,玉米已没过头顶,北边,是一片绿油油的瓜田。
玉米地边缘处,影影绰绰躲藏着一个瘦瘦的小姑娘。在大得与身体不相称的草帽下,露出了一双因惊恐而显得格外大的眼睛,透过玉米杆间的缝隙,死死地盯着对面的瓜田。浓密的瓜叶子,在烈日的炙烤下渐渐萎蔫,无奈地蜷起了身子。胖胖的瓜娃娃们,失去了庇护,在小姑娘眼里一览无余。
小姑娘心里反复地说服着自己:我真的是太饿了,真的,这不能算偷!瞅瞅小路上,连个人影也没有。静,死一样地静!小姑娘能听到的,只有自己咚咚的心跳和急促的呼吸。
“没事!”,她给自己壮着胆,慢慢地向瓜地靠近。突然,“噗”地一声,小姑娘“啊…”,“呀"字未出口,赶紧捂住了嘴。原来是一只麻雀飞走了。还好,没人,真的没有人。
一场虚惊。
璞玉色的荀瓜,散发着诱人的宝光。真馋人呀!小姑娘强咽下口水,在她的眼里,现在只有——瓜!她摘下草帽,三步并作两步,连窜带跳,钻出玉米地,不顾一切地跌进瓜田,吃力地“抱"起一个最大的瓜娃娃,飞一般又返回玉米地。
她把瓜放在脚边的竹篮里,将拔下的野草尽力盖在瓜身上,瓜实在太大了,左盖右盖,总是遮盖不好。急得她满头是汗,小脸通红。为什么不摘个小些的呢?
顾不得再想。午饭时她只吃了一个“人造淀粉”窝窝头,早已是饥肠辘辘。耐不住瓜的诱惑,一不作二不休,又重返瓜田,眨眼间手已触到了嫩嫩的瓜蒂,吃力地拧下来,张嘴便啃,风卷残云般狼吞虎咽,不顾一切地大吃大嚼,……“谁家妮子? 燎天响午在做啥呢?”晴天霹雳!
半堵墙一样的大叔,不知何时,站在小路上,上一眼下一眼地打量着小姑娘。那种压迫感,使小姑娘忘记了呼吸。如同被雷电击中的枯木,两眼发直,小脸泛白,瘦骨伶仃的小腿,象秋风中的黄叶,瑟瑟发抖,一下子瘫坐在地上。不受控制的大脑已承受不住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整个人乱了套,一切都停止了运转。
吓呆了的小姑娘,不知所措,答非所问:“我饥,不是; 我爹,…爹不叫佑……,断断续续,嗫嚅着半天说不出一句囫囵话。半跪半爬在篮子旁,两只小手,下意识护着她的瓜篮子。大叔看看她,又瞥一眼地下放着的篮子,摇摇头,手搭凉棚,仰头看看天。
“嗨”!一声长叹,随手扯下一把野草,把瓜盖严实了。顺手一指,“丫头,那边没人,快走!”。
“造孽",自言自语,嘟囔一句。转身走了两步,又回过头来,“丫头,记着,回去嫑告诉大人。”说完 ,背着双手向远处走去。
这位大叔,正是大队干部陈主任。小姑娘认识他,批斗她娘的时候,坐在台子上的就是他。她娘是地主分子。如果……,那么……一家人的明天……
她顾不得多想,也不敢想。短路的大脑,只保留着本能。忐忑不安地挪动在回家的路上。
那是一九六零年,小姑娘就是我。十岁,身高不足一米二,体重不到三十斤。
作者:赵清娣,偃师作家协会会员,中学退休教师。
《偷瓜的小姑娘》赏析:刘龙喜,中国诗词学会会员,洛阳市作协会员,洛阳古风创作研究会会长,华夏思归客名誉会长,偃师区红色教育基地秘书长。
《偷瓜的小姑娘》一文,以细腻笔触、真挚情愫,绘就特殊时代之生动画卷,读之如品陈酿,韵味悠长,令人感怀不已。
其开篇布景,别具匠心。“农历七月,骄阳似火,空气似炙,大地如烙”,寥寥数语,四言骈句,酷热难耐之状尽显,如临其境。“正午时分,湛蓝如洗之苍穹,烈日凝然不动;一丝风无,一片云缺,天地仿若凝固”,此长短句结合,层层渲染压抑沉闷之氛,为小姑娘偷瓜之举巧妙伏笔,真乃“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环境烘托恰到好处,诚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先声夺人。
至于人物刻画,更是生动鲜活。小姑娘之形象,跃然纸上。“草帽硕大与身形不相称,其下双眸因惊恐而愈显大;身躯瘦弱共岁月同漂泊,内心纠结缘饥馑而倍觉煎”,其瘦弱惊恐之态、内心挣扎之情,表露无遗。“摘下草帽,三步并作两步,连窜带跳,似脱缰之驹奔瓜田;抱起瓜娃,一心只顾二念,飞跑急返,如漏网之鱼归青纱”,一系列动词连用,将其偷瓜之急切,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若亲见其行,感同身受。
文中冲突转折,扣人心弦。大叔之出现,如晴天霹雳。“半堵墙般之身躯,不知何时伫立路旁,上下打量;小姑娘之惊恐,恰似雷电击中枯木,青白交加,瘦骨伶仃小腿,犹似秋风黄叶,瑟瑟发抖”,细节描写生动,压迫感与惊恐态尽显。然大叔之举,峰回路转。“长叹一声,随手扯草掩瓜,慈心尽显;遥指一方,轻声嘱孩快走,善念犹存”,大叔前后态度之变,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凸显特殊时代人性之复杂与善良,恰似“柳暗花明又一村”,给人以惊喜与感动。
文末点明背景,“那是一九六零年,小姑娘即作者本人;十岁之龄,身高不足一米二,体重未及三十斤”,简洁话语,饱含时代沧桑、个人辛酸。以小见大,借小姑娘偷瓜之事,展时代困境,彰人性光辉,引发读者对特殊时代之深思,真可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不失为一篇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