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村庄《丰赤坡》抗日故事
作者/丰茂春
优秀共产党员
王玉梅的英雄故事
第一章 五四精神感染了我
一九二七年的春天,王玉梅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王文起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母亲周女氏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哥哥王树江比她大五岁,弟弟王树柱比她小七岁。作为家中的老二,王玉梅从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聪慧和机灵。"玉梅,去把鸡喂了!"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着喊道。"知道啦,娘!"七岁的小玉梅放下手中的树枝,拍了拍沾满泥土的小手,蹦蹦跳跳地跑向鸡舍。她熟练地抓起一把谷子撒在地上,看着鸡群争先恐后地啄食,咯咯地笑了起来。父亲王文起常常摸着她的头说:"咱们家玉梅啊,比村里其他丫头都机灵,将来准有出息。"
一九三七年,王玉梅十岁那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虽然地处偏远,但战火的气息还是随着逃难的人群传到了这个平静的村庄。村里的小学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讲述五四青年救国运动的故事,那些热血青年为民族存亡奔走呼号的身影,在王玉梅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的青年学生们走上街头,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李老师推了推眼镜,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王玉梅坐在教室第一排,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老师。她小小的拳头不自觉地攥紧了,胸中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
放学回家的路上,她追上李老师:"老师,我也想为国家做点事!"李老师惊讶地看着这个只有十岁的小姑娘,蹲下身来轻声说:"玉梅,你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为国家做更多的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玉梅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与日俱增。一九三九年,她十二岁那年,邻村传来噩耗——日军扫荡,全村人被日本鬼子烧杀抢掠,妇女被强奸和奸杀!那天晚上,她躲在被窝里哭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晨,她红肿着眼睛对母亲说:"娘,我恨日本鬼子!"
一九四一年,十四岁的王玉梅已经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这年春天,地下党组织在秘密发展抗日力量。王玉梅得知消息后,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玉梅,你还小..."母亲周女氏担忧地拉着女儿的手。"娘,我不小了!日本鬼子杀害我们那么多同胞,我不能再袖手旁观了!"王玉梅倔强地说,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父亲王文起沉默良久,终于叹了口气:"让她去吧,这是正道。"就这样,王玉梅成为了一名年轻的抗日战士。她机灵聪慧,工作认真,很快得到了组织的信任。一九四三年,十六岁的王玉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时,泪水模糊了双眼,但心中的信念却无比清晰。
王玉梅的抗日活动引起了汗奸日伪军的注意。一天深夜,一队伪军闯入了王家,把王玉梅的母亲抓捆绑起来!打!"说!你女儿王玉梅在哪?"伪军队长用枪托狠狠砸在周女氏的背上。周女氏咬紧牙关,一声不吭。伪军恼羞成怒,将她绑在院子里的枣树上,用皮鞭抽打。"老东西,再不说就打死你!"鲜血从周女氏的额头流下,染红了她的粗布衣衫。但她始终紧咬牙关,没有吐露半个字。最终,伪军一无所获,悻悻离去。
当王玉梅得知母亲因自己遭受毒打时,她扑在母亲怀里痛哭:"娘,都是我连累了你..."周女氏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傻孩子,娘没事。你是为了革命,为了国家,娘为你骄傲。"
第二章 深入敌后
第一节 星火燎原
隐蔽发展
一九四四年初春,组织决定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地下工作队,负责汤头周边地区的后勤保障和情报传递工作。这支队伍由九人组成:队长赵岩峰、副队长刘子义、李培亮、王永昌、王玉梅、雪友芳、乔艳芝、苗青云和张丽萍等九人组成。
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赵岩峰严肃地说:"同志们,我们的工作地点要经常变换,行动必须谨慎。一旦暴露,不仅我们会牺牲,整个抗日联络点都可能遭到破坏。"
王玉梅认真地记下每一个字。她环顾四周,发现雪友芳正偷偷打量着赵岩峰,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工作队最初驻扎在汤头西南村的一个废弃破房里。白天,他们分散活动,收集情报、筹措物资;晚上,他们聚在一起汇总信息,制定下一步计划。
赵岩峰和雪友芳经常假扮夫妻外出执行任务。一次,他们需要潜入敌占区的一个小镇获取重要情报。"记住,从现在开始,我们是夫妻。"赵岩峰低声对雪友芳说,"我叫赵明,你叫王秀英,我们是来做小买卖的。"雪友芳点点头,心跳加速。她挽起赵岩峰的手臂,两人走进了小镇。街上有不少日伪军巡逻,雪友芳的手心沁出了汗水。"放松点。"赵岩峰轻声说,"你现在的样子可不像我媳妇。"雪友芳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她故意提高声音说:"当家的,咱们先去茶馆歇歇脚吧?"这次任务非常成功,他们不仅获取了日军即将扫荡的情报,还联系上了镇内的几个潜伏人员。回程的路上,两人都松了一口气。"队长,你演得真好。"雪友芳笑着说。赵岩峰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你也不错,就是刚开始太紧张了。"随着一次次共同执行任务,赵岩峰和雪友芳之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但两人都知道,在战争年代,个人的感情必须服从革命的需要。
王玉梅和乔艳芝、刘子义分在一个小组,负责走访群众,发展新的抗日力量和党员。王玉梅年纪最小,但工作最积极。她善于与人沟通,常常能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农民讲解抗日救国的道理。"大叔,您想啊,要是咱们都不反抗,日本人就会永远骑在咱们头上。"王玉梅蹲在田间地头,一边帮老农拔草一边说。老农叹了口气:"可是咱们老百姓能做什么呢?""咱们可以给游击队送粮食、传递消息,这些都是抗日啊!"王玉梅的眼睛闪闪发亮。
在她的努力下,不少原本持观望态度的群众开始支持抗日工作。乔艳芝常常打趣她:"玉梅,你这张嘴啊,能把死人说活了!"
第二节 坚强的母亲
由于汉奸走狗二鬼子太多,对王玉梅一家严密监视,为了抓到王玉梅,在她家附近设了眼线,有一次王玉梅刚进家门,就被二鬼子盯上了,玉梅说有人跟我,父母见状急忙将她荫藏在地窖内,将牛草堆放上!急促敲门声,母亲打开了门,只见一群汉奸二鬼子闯进来!说你闺女那?接着到处搜,连锅屋(厨房)翻了个遍!父亲急了,故意把后窗弄开!后面是树林子和高梁地,他爬了出来!为了引开敌人,好叫汉奸误为从后窗跑了…,这时,二鬼子把她母亲抓起来,用绳子捆绑了胳膊,顺西南方向弄到沂子庄捆到树上抽打,叫交出王玉梅,她被打的遍身淋伤,但她母亲周女氏坚强不屈!一字不出!正当汉奸二鬼子狂吼乱叫时,八路军追过来了!呯!呯!几声枪响!汉奸二鬼子喊着八路军来了快跑!然后狼狈逃窜了。是父母和八路军再次救了玉梅的命。父母把王玉梅从地窖拉上来,给她弄点吃的,急忙离开了家回单位了。从此,为了安全和家人她在也没回家。父母带着哥哥及弟弟向了几十里外一个叫陈家庄躲难,在一间破房里,白天母亲和弟弟在家,因弟弟还小,父亲和哥哥帮人家干活挣点吃的,就这样躲了两个多月,二鬼子来过她家几趟,一看门锁了,几次都这样没人,听说走了。从此不再监视她家,恢复了平静。
第三章 与死神擦肩而过
第一节 请假回家
一九四四年深秋,由于敌特搜索越来越紧,工作队不得不再次转移。这次他们搬到了胡崖村一处偏僻的旧房子里。房子年久失修,窗户纸破破烂烂,但胜在隐蔽。搬来的第四天傍晚,工作队刚刚完成一天的任务回到住处。王玉梅正在整理白天收集的情报,突然刘子义低声跟玉梅说:今天我遇到你母亲她说想你了,叫你今晚上回去吃个团圆饭,王玉梅心头一热。自从加入工作队,她已经三个月没回家了。虽然胡崖村离我们村不算很远,但为了安全,她一直忍着没回去。
"队长..."王玉梅转向赵岩峰,眼中带着恳求想回家下。赵岩峰沉思片刻,点了点头:"去吧,但明天必须回来。刘子义,你骑车送她。"工作队唯一的一辆自行车是宝贵的交通工具,相当于现在的轿车。刘子义爽快地答应:"好嘞!玉梅,咱们走吧。"赵岩峰叮嘱道:"送到村口就回来,别耽搁。"暮色中,刘子义骑着自行车,王玉梅坐在后座,两人沿着乡间小路向家乡驶去。秋风带着凉意,吹乱了王玉梅的短发。"子义哥,你说战争什么时候能结束啊?"王玉梅突然问道。刘子义沉默了一会儿:"总会结束的。等我们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到了村口,王玉梅跳下车:"谢谢你,子义哥。你回去吧,明天我自己走回去就行。"
"那怎么行?我明天来接你。"刘子义调转车头,"大概辰时到,你在家等着。"看着刘子义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王玉梅转身向家的方向跑去。"爹!娘!我回来了!"她大声喊道。(待续未完)


简介:丰茂春:山东临沂人,退伍老兵,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临沂诗词学会理事。荣耀中国编委会成员,平台先进工作者,优秀作者,当代作家、优秀诗人等。进修复读于中国书画大学,诗词学院等。研究中国汉字几十年,喜爱文学,小说,散文,诗歌、古诗词等,作品多次获奖。并在全国报刊,电台,网络平台,百度、热搜、都市头条,荣耀中国刊登、刊发近两千多篇。多次在金榜头条,顶级新闻头条发表。本人还爱好武术、气功,书画、文艺、科技研发等。是中国昌兴科技开发中心,临沂市昌兴高档标牌设备厂创始人。研发高档全自动标牌设备,(无污染环保专利产品),销往国内外,深入广大用户好评,并被国家认证优秀品牌,杨州大学当教学设备使用,国家安全部,特选本产品为专用。并成为世界各国最早使用的先进做牌设备。服务号:186699773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