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金陵烟雨
南京城的梧桐叶落得正紧,黄叶铺满中山大道,被秋雨浸成湿漉漉的地毯。周慕白裹紧长衫,混在人力车夫中穿过新街口。总统府的黑铁大门紧闭,卫兵刺刀上的寒光刺得人眼疼。
按照盲眼老人的指示,他找到鼓楼附近一家裱画店。店内挂着仿作的《溪山行旅图》,画轴却暗藏玄机——第三根轴头左转三圈,密室悄然开启。
穿长衫的陈先生正在焚香,青烟缭绕中转身:“邵飘萍的兄弟,就是我的兄弟。”他展开那面青天白日旗,对着灯细看,“好!好!这份矿脉图,能救千万同胞!”
突然街面传来急促哨声。陈先生疾步到窗边:“特务处的车!快走密道!” 密道出口竟是金陵大学图书馆。陈先生塞给他学生证:“扮作学生,三日后鸡鸣寺交图。”
周慕白混入学生群中,听青年们激昂辩论: “东北沦陷,华北告急,政府还在忍让!” “听说荒岭矿藏丰富,绝不能再落敌手!” 有个戴眼镜的女学生发言最烈:“我表哥在荒岭做地质调查,发现日本人的细菌实验...”她突然被校警带走。
深夜宿舍,有人轻叩窗棂。日间那女学生爬窗而入:“周先生?我是翠姑的同学林曼菁。陈先生让我送信——”话音未落,枪声炸碎玻璃!
他们从下水道逃至秦淮河。画舫灯影中,林曼菁取出带血的信:“陈先生被捕了!他说图纸有诈,真图在...”突然舫身剧震,水警围堵!
周慕白拽她跳河,潜至对岸夫子庙。在文德桥下,林曼菁咳着水说:“陈先生说...真图在《申报》旧刊里...邵飘萍的悼文...”
他们连夜潜入报社档案库。1934年3月12日邵飘萍悼文边角,果然用隐形墨水绘着矿脉真图!背面还有小字:“日人已在荒岭掘进三百米,毗邻地下水脉。若强采,必致大灾!”
“原来如此!”周慕白悚然,“他们是要毁我龙脉!” 突然档案库起火!林曼菁为护图纸葬身火海,临终塞给他半张戏票:“去找...梅先生...”
天蟾舞台正在上演《霸王别姬》。周慕白按票入座,邻座老者轻叹:“虞姬刎剑,实为殉国啊。”递过份《中央日报》,广告栏圈着:“明月诊所迁颐和路,聘中医师”。
他瞬间明了——这是请他深入虎穴!
第十六章 虎穴龙潭
颐和路小洋楼挂着“东亚共荣医疗所”牌子。应聘者排成长龙,个个被搜身盘问。轮到周慕白,日本医生突然用日语问诊,他流畅应答——留学时的日语功底竟成护身符。
录取后他被派往药房,发现所谓“中药”实是鸦片提纯物!这夜他偷换药品时,竟听见地下室传来中文怒吼:“放开我!你们这些倭寇!”
声音耳熟!周慕白撬开通气孔,见振山被铁链锁墙,浑身血污! “慕白哥!”振山嘶哑道,“县长是假死!他投日了,正在帮日本人找矿脉真图!” 原来新县长与日本特务演双簧,假死脱身实际掌控矿场!
更惊人是振山透露:荒岭矿脉连接着黄帝陵地脉!日本阴阳师认为断此龙脉可毁中华气运,采矿只是幌子!
周慕白欲救振山,却被突然出现的所长拦住:“周医师,深夜在此何事?” 寒光一闪,武士刀劈面而来!搏斗中药架倒塌,鸦片制剂遇明火爆炸!
大火中周慕白背起振山逃窜。所长切腹前狞笑:“帝国计划...早已启动...荒岭今夜子时...”
他们抢了辆卡车疾驰出城。车过紫金山时,忽见西南天际红光隐现——正是荒岭方向! 振山咳血道:“他们要用炸药改道地下水...引发地震...”
卡车在盘山路上疯狂奔驰。距荒岭十里处,道路被日军封锁!眼看子时将到,忽见山林间亮起三盏灯笼——盲眼老人的信号!
他们弃车攀崖,跟着灯笼指引钻进古栈道。盲眼老人正在洞口等候:“快!矿洞在这边!” 洞内竟是地下暗河,漂流半里忽现宏大溶洞!无数村民正在埋设炸药,县长举着火把狂笑:“龙脉一断,华夏必亡!”
周慕白欲冲上前,却被老人拉住:“看河水!” 暗河突然倒流,岩壁显出天然太极图。老人叩拜道:“天地有灵,岂容魍魉猖狂!” 忽然地震山摇,溶洞顶部开裂——地下水天然改道,冲垮炸药安置点!
县长跌入暗河惨叫:“天意啊!天意——”声音被波涛吞没。
黎明时分,周慕白站在山顶望去,但见矿场尽毁,日军慌乱撤退。振山指着霞光:“看!像不像血染的旗?” 盲眼老人却喃喃道:“赢了这场,输了下场...东北华北...上海南京...”
远处长江如练,呜咽东流。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