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 纹
文/管一
开始时总是可以修复的
无论来自表面 抑或不可预知的
内心深处 。有时候细小的裂纹
本就是一种美 是嗔怒
是对生活派生的一次小神经。爱
从来就不是最完美的思考
它缘起一次无来由的高烧
它更多在烧的糊里糊涂中完成蜕变。
只是 大部分的裂纹会不可逆转
会顺着最油滑的路径滑下去
比如一张口就冲出来的那个字眼
它本来是爱的一部分 或者
本就是匠人的神来之笔。而此刻
它竟然咳出了血 甚至
没有了未及掩饰的羞涩 只有
无与伦比的悲哀与破碎感。
(载《成子湖诗刊》2024年9月刊)
管一,原名管强,70年代生。江苏睢宁人,中作协会员。出版诗集《一粒苏北的粮食》《更衣记》《离婚室》,2013年获江苏青年诗人奖,多次荣获全国诗歌大赛奖项。在《人民文学》“新浪潮”《诗刊》《诗歌月刊》《扬子江诗刊》《诗林》《星火》《星星》等文学期刊发表诗歌,有诗歌入选全国数十种选本。
《裂纹》一诗,通过裂纹这一意象,探讨了爱、生活以及人性中的脆弱与美好。耐人寻味!
诗歌开篇即以“裂纹”为主题,指出无论是表面的还是内心深处的裂纹,起初都是可以被修复的。这里的“裂纹”既是一个物理性的概念,也隐喻着人性、情感或关系中的裂痕。诗人用“细小的裂纹”来描绘一种独特的美,这种美可能源自生活的细微波动或情感的微妙变化,它带着一种嗔怒,是对生活的一种敏感反应。
接下来,诗人将话题转向爱,指出爱从来不是完美的思考,而是源于一次无来由的高烧,暗示爱的产生往往是非理性的、突如其来的。在爱的过程中,人们经历着糊里糊涂的蜕变,这既是对爱的深刻体验,也是对生活复杂性的承认。
然而,诗歌的转折点在于指出大部分的裂纹是不可逆转的,它们会沿着最油滑的路径(可能是人性的弱点、情感的疏忽或生活的压力)滑下去。这里,“一张口就冲出来的那个字眼”成为了裂纹的具体表现,它可能是原本属于爱的表达,却在某种情境下变成了伤害,就像匠人的神来之笔在不经意间变得扭曲。
最终,这种裂纹导致了“咳出了血”的严重后果,象征着情感的破裂和关系的瓦解。诗人用“没有了未及掩饰的羞涩”来形容这种破裂后的状态,羞涩原本是爱中的一种纯真与美好,但在此刻已被悲哀与破碎感所取代。
《裂纹》是一首深刻探讨爱与人性中脆弱与美好的优美诗篇。诗人通过裂纹这一意象,揭示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矛盾与冲突,以及爱在这些冲突中的脆弱与坚韧。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象征意义,情感表达深沉而细腻,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生活的复杂与爱的伟大。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彼此间的情感纽带,努力修复生活中的裂纹,让爱成为更加坚韧和美好的力量。
2024.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