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的你
文/崔云生(山东)
望向这轮明月
望向这棵垂柳
望向这条清清的小河
想起初见的时候
还是这轮明月
还是这棵垂柳
还是这条清清的小河
我俩羞涩的牵手
好美的月
好美的柳
好美的你
多么清秀
好久的月
好久的柳
好久的你
还在心头
以景锚忆,以情凝时——评崔云生《好久的你》
崔云生的《好久的你》以极简的笔触、往复的节奏,将岁月沉淀的思念藏进熟悉的景致里,字句浅白却情意绵长,是一首“以景为绳、串起旧忆”的温情小诗。
从内容脉络看,诗歌循着“望景—忆事—赞人—存念”的逻辑,层层递进织就思念。开篇“望向这轮明月/望向这棵垂柳/望向这条清清的小河”,以三个“望向”铺陈眼前景,用“明月、垂柳、小河”构建起具体的场景坐标,为“想起初见的时候”埋下伏笔;接着“还是这轮明月/还是这棵垂柳/还是这条清清的小河”,以三个“还是”衔接今昔,场景未变,却多了“我俩羞涩的牵手”的往事,今景与旧忆自然交融;随后“好美的月/好美的柳/好美的你”,将对景的赞叹转向对人的称颂,“多么清秀”四字直白道出初见时的心动,情感浓度升级;结尾“好久的月/好久的柳/好久的你/还在心头”,以三个“好久的”收束,“月、柳”是岁月流逝的见证,“你”是始终未变的惦念,“还在心头”四字轻描淡写,却将绵长的思念定格,余味悠长。
从艺术特色看,诗歌的“往复感”与“质朴感”是最大亮点。其一,句式往复叠用,“望向……”“还是……”“好美的……”“好久的……”四组排比式句式,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既像思绪的盘旋,又暗合“回忆不断重现”的状态,让思念的情绪在重复中不断加深;其二,意象极简却精准,“明月、垂柳、小河”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景致,无晦涩之感,却因承载了“初见、牵手”的往事,成为专属的“记忆符号”,让读者极易代入自身的相似经历;其三,语言质朴无华,无雕琢的辞藻,“羞涩的牵手”“多么清秀”“还在心头”都是直白的表达,却恰恰贴合“回忆时纯粹又真挚”的心境,让情感传递更直接、更动人。
整首诗虽短,却像一帧帧泛黄却温暖的老照片——景未变,人难忘,岁月流转间,初见的心动已化作长久的惦念。读之,既能感受到诗人对过往的珍视,也能在“好久的你,还在心头”的字句里,品出那份跨越时光却依旧鲜活的深情,简单却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