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真账迷踪
翠姑的神智时清时糊,如雾中灯火明灭不定。周慕白将她安置在草棚深处,以药石安神。振山日夜守候,握着妹妹枯柴般的手,哼唱儿时歌谣。那调子凄婉,在荒岭的夜风中散开,引得远近犬吠相和。
第三日深夜,翠姑忽然睁眼,眸中竟有片刻清明。 “哥?”她轻触振山胡茬满布的脸,“你老了...” 振山喜极而泣:“妹子,你认得了?” 翠姑挣扎坐起,目光扫过周慕白,忽现惧色:“周家人!” “莫怕,”振山忙道,“他是好人,与周老贼不同。”
油灯噼啪,映着三人身影。翠姑断断续续诉说往事,声音如秋叶瑟瑟: “那日...花轿到崖边...我跳了下去...树枝挂住...没死成...” “赵先生的人...把我抓进黑屋...逼问爹藏的东西...” “他们打我...用针扎...说不说就卖进窑子...”
振山听得目眦欲裂,周慕白却捕捉到关键:“你爹藏了什么东西?” 翠姑茫然摇头:“我不知道...他们总问账本...说还有本真账...”她突然抓住振山衣袖,“爹临死前...在你箭囊里塞过东西...”
振山猛地站起:“我的箭囊?当年离乡时遗在老屋了!” 周慕白想起什么:“可是挂在东墙那张鹿皮箭囊?” “正是!”
二人执火再入周宅废墟。断梁残瓦间,东墙早已坍塌大半。振山疯了一般扒开碎砖,终于在一堆朽木下寻到那张几乎烂透的箭囊。鹿皮一扯即碎,却从夹层中飘出张泛黄的纸。
并非账本,而是一幅古怪图画:山形水势间标注着密符,正中画着棵老槐树,树心处点着朱砂。 “这是...后山的镇风槐?”振山辨认道,“爹画这个作甚?”
周慕白凝视图画,忽道:“你看这些符号,像不像账本里的标记?” 他急取来假账本对照,果然发现几处相似符号。在“赵秀才转嫁账目”旁,正画着个山形标记。
“我明白了!”周慕白击掌,“这图是真账本的藏处!你爹不敢写明,只能暗示。”
当夜月隐星沉,二人携镐潜至后山。镇风槐已有百年树龄,枝干虬结如龙。按图索骥,在树根三尺下掘得铁盒。开启时锈屑纷落,内里油纸包裹的,正是真账本!
较之假账,此本墨迹尤腥: “民国八年,收县长大洋五百,掩盖矿难死三十人事。” “民国九年,分赵先生红利千二,酬其谋划霸占刘姓祖产事。” “民国十一年,送省城王参议干股三成,求包庇血债...”
每页皆按着血指印,触目惊心。振山翻至末页,忽见夹着张薄笺,是周老爷绝笔:
“余一生罪孽,百死莫赎。唯真账录尽黑幕,望后来仁人义士,能持此为民请命。余虽九泉,亦当叩谢。”
墨迹潦草,显是临终急就。振山捧笺的手微微发抖:“他...竟悔过了?” 周慕白长叹:“或许不是悔过,只是知道太多秘密的人,终究难逃灭口之祸。”
正当此时,林间忽起哨响。十余名黑衣汉子围拢而来,刀光映月。 为首者冷笑:“赵先生果然神机妙算,知你等必来取账!” 振山拔刀欲战,周慕白却按住他,扬声道:“账本在此,但要赵先生亲来交易!”
僵持间,远处突然火光冲天——正是草棚方向! “翠姑!”振山目眦欲裂,疯虎般冲杀出去。周慕白急将真账本塞入树洞,抓把泥土标记,随即跟上。
及至草棚,已陷火海。翠姑不见踪影,唯余地上一只撕破的布鞋。 振山跪地哀嚎,声裂夜空。周慕白却瞥见鞋内似有字迹,拆看竟是血书: “账在神像下,哥速走——”
“声东击西?”周慕白猛然醒悟,“翠姑是故意被掳,为我们拖延时间!”
第六章 暗箭难防
荒岭的夜忽然沸腾起来。犬吠锣鸣,火把如流萤四聚。保安团倾巢而出,封死了所有出山道路。
周慕白与振山藏身崖洞,望见山下火把长龙正往破庙方向移动。 “他们要去搜庙!”振山急道,“翠姑说的神像...” “是土地庙!”二人异口同声。
土地庙在村南口,平日香火不绝,最是显眼处。赵先生果然老谋深算,深知“藏叶于林”之理。
趁乱潜至庙外,见守卫森严。正门难入,周慕白忽指庙后老松:“从树梢跃下,可抵偏殿窗棂。” 振山愕然:“你怎知?” “儿时贪玩,常由此逃学。”
二人如狸猫般攀树越瓦,破窗而入。庙内空无一人,唯香烟袅袅。土地神像笑容可掬,俯视众生。
振山撬开神像底座,果然露出暗格。但内中并非账本,而是个锦盒,盛着支金簪——与翠姑所藏玉簪一模一样,簪身刻着“婉娘”二字。
“这是...”振山怔住。 周慕白却脸色大变:“赵夫人的簪子!当年我爹失手推落赵夫人时,她戴的就是此簪!”他猛地抬头,“我爹临终前反复念叨‘簪子错了’...原来如此!”
突然庙门洞开,火把涌进。赵先生缓步而入,抚掌轻笑:“好个聪明的周少爷,可惜明白得太迟了。” 身后兵士押着翠姑,她口中塞布,拼命摇头。
振山拔刀怒喝:“老贼!放开我妹!” 赵先生却取过锦盒,轻抚金簪:“你们可知,婉娘为何坠崖?” 他自问自答:“因她发现了真账本,欲告发我等。周老爷奉命灭口,却失手坠崖...真正推她下去的,是王县长!”
周慕白如遭雷击。二十年冤案,竟全是阴谋! 赵先生忽叹:“其实婉娘未死,只是疯了,这些年来...”他话未说完,庙外突然箭如飞蝗!
数名兵士应声倒地。王大胡子带人杀到,狂笑:“赵老秀才,县长有令:知情人尽诛!” 乱箭中,赵先生胸口中箭,踉跄跌向周慕白:“快走...真账在...在...”鲜血涌喉,后面的话再听不清。
周慕白欲救,却被振山强行拉向侧门:“留得青山在!” 翠姑突然挣脱束缚,扑向赵先生:“你还我娘命来!”——原来她早知生母是谁!
乱战间,庙柱轰然倒塌。周慕白最后回望,只见翠姑从赵先生怀中掏出一物塞进口中,随即被烈焰吞没。
逃至山岔路口,振山痛哭跪地。周慕白从怀中取出那支金簪,发现簪管中空,内藏绢布一角,仅有二字: “省城...”
朝阳刺破云层,荒岭依然沉默。两个男人相扶而立,望见山下马蹄滚滚——更大的风暴,正在袭来。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