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岁月长河中,总有一些情感坚如磐石,熠熠生辉,战友情便是其中之一。作者成振林以细腻笔触和澎湃激情,为我们呈上这首《战友颂》。
诗歌开篇便点明战友间至爱情缘,随后带领读者回溯1969年战友们响应祖国号召,从天府之国各地奔赴军营的热血场景。从新兵训练的艰苦磨砺,到野营拉练的风餐露宿;从日常军营生活的点滴,到1979年远赴老山的卫国戍边,桩桩件件,无不展现着战友们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情谊。复员后,即便天各一方,这份情谊也从未褪色,通过微信联络,大家始终牵挂彼此。
如今战友相聚,共话当年,作者借此诗将这份珍贵情感凝聚笔端,歌颂战友,歌颂那永不磨灭的战友情,让我们在阅读中深刻体会到军人的热血青春与高尚情怀。(303字)
【前 言】
这篇《战友颂——为38师战友扶风联谊会而作》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通过丰富的意象、饱含深情的语句,回顾了战友们从参军入伍到复员后的种种经历,全方位展现了战友之间深厚且真挚的情谊 ,抒发了对战友的赞美与怀念之情。(110字)
【回望军旅】
【诗歌】战友颂
——为38师战友扶风联谊会而作
作者:成振林/陕西宝鸡
何为战友,至爱情缘。五湖四海,亲密无间。
天南地北,共赴烽烟。生死与共,并肩作战。
复员故里,深情更坚。岁月交替,年轮转换。
共聚一堂,再话当年。大美扶风,圣地周原。
秦皇汉武,英名久传。炎黄足迹,写满田园。
文臣累累,武将班班。耿窦班马,文武双全。
神农后稷,圣母姜嫄。老臣太公,汉将马援。
诗仙李白,吟歌豪赞。扶风老兵,基因不凡。
一九六九,祖国召唤。踊跃报名,参军下川。
大竹梁平,南充渠县。天府之国,荣耀无限。
新兵训练,云雾大山。破冰洗脸,虽苦也甜。
不怕吃苦,不畏严寒。新兵动作,老兵示范。
战友似骨,血肉相连。最难忘记,野营拉练。
爬冰卧雪,露宿风餐。借住民宅,秋毫无犯。
鱼水情深,皆大喜欢。勤俭朴素,养成习惯。
自己动手,织衣补衫。养猪种菜,伙食改善。
自给有余,时常会餐。粗粮细作,精打细算。
周末帮厨,自觉自愿。篮球比赛,跑步锻炼。
拉歌跳舞,文艺汇演。兴趣各异,你吹我弹。
自娱自乐,喜心欢颜。促膝聊天,无话不谈。
情同手足,嘘寒问暖。亲如兄弟,携手并肩。
你吃苹果,分我一半。我带特产,送你尝鲜。
同经风雨,共患磨难。偶遇事故,肝肠寸断。
一友之难,八方支援。抗洪救灾,奋勇当先。
见义勇为,人人夸赞。扶危济困,温暖心田。
一九七九,远赴老山。狠揍越寇,卫国戍边。
地雷区旁,猫耳洞前。所处之远,环境惊险。
钢枪在手,重任在肩。英勇杀敌,生死考验。
一人仆倒,万众悲宣。争雄有我,展翼亮剑。
凯旋归来,解甲归田。脱去戎装,天各一端。
军营惜别,热泪连连。折柳相送,心灯一盏。
几年战友,一世情缘。奉献青春,无悔无怨。
长城内外,难说再见。大江南北,无不挂牵。
微信联络,平台搭建。互致问候,浏览点赞。
回味过去,苦辣酸甜。展望未来,辉煌灿烂。
兵心依旧,信仰难变。坚守初心,军人风范。
同心续写,合格答卷。善行善念,心存乐观。
老有所为,不沾不染。看淡名利,心态坦然。
古稀之年,芳华渐远。花须常浇,友须常联。
留点空闲,经常见见。找些理由,随意谈谈。
军旅生涯,心潮百转。情浓血稠,心绪满满。
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一壶老酒,不断呈鲜。
一首老歌,倍感留恋。一日战友,终生思念。
战友似春,山花烂漫。战友似夏,丽蕊秾繁。
战友似秋,层林尽染。战友似冬,水墨画卷。
战友似天,性命攸关。战友似地,福载万年。
战友似月,清辉幽远。战友似星,河汉璀璨。
战友似山,倚之神安。战友似路,且行且宽。
战友似云,舒卷自然。战友似雨,涓滴汇泉。
战友似雪,洁净如莲。战友似水,生命之源。
战友似海,潭水无边。战友似歌,梦醉人间。
战友似火,温暖心田。战友似伞,遮风靓颜。
战友似岸,停泊帆船。战友似港,补养舸舰。
战友似金,情重如山。战友似酒,历久醇绵。
战友似血,披肝沥胆。战友似骨,血肉相连。
战友似心,义结金兰。战友似爱,六神亲眷。
战友似情,义薄云天。战友似魂,心灵呼唤。
战友似魄,终身陪伴。战友似福,爱心奉献。
战友似恩,一生缱绻。战友似歌,花开不倦。
偶发灵感,以表心愿。祝愿战友,幸福永远!
嗟乎!聚散寻常事,名利过眼空;纵情谈军旅,把酒话人生;心中有战友,何处不春风!请高山放心,救急难,解危困,服务人民战友们一马当先;请大地放心,有灵魂,有品德,民族复兴战友们勇往直前;请江河放心,若有战,召必回,征战沙场战友们枕戈待旦!曾经当过兵,心与心相连,手与手相牵!曾经当过兵,那是一种无法表达的情感,那是一生难忘的体验,那是一种灵魂深处的眷恋!
2025年8月22日于宝鸡(1426字)
【作品赏析】
1.情感真挚浓烈
整首诗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作者对战友的深厚情感。从初入军营时的相识相知,到训练作战时的生死与共,再到复员后的长久牵挂,每一处描写都饱含深情。比如“几年战友,一世情缘。奉献青春,无悔无怨”,直接抒发了对战友之情的珍视和对那段军旅岁月的无悔,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战友情的弥足珍贵 。在回忆战友牺牲时“一人仆倒,万众悲宣”,将那种悲痛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极具感染力。
2.内容丰富全面
作者详细地回顾了战友们的军旅生涯。从入伍的起因、新兵训练、野营拉练、军营日常的各项活动,如篮球比赛、文艺汇演等,再到参与战争,最后复员后的生活及联络方式,全方位地展现了战友们的经历,使读者仿佛亲身经历了他们的军旅人生,对战友情的产生和发展有了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3.意象运用精妙
诗中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意象来比喻战友和战友情。“战友似春,山花烂漫。战友似夏,丽蕊秾繁。战友似秋,层林尽染。战友似冬,水墨画卷”,通过四季不同的美景,展现出战友情在不同阶段和情境下的美好;“战友似山,倚之神安。战友似路,且行且宽”等,用具体的事物来体现战友给予的安全感和支持,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4.语言富有节奏感
诗句长短结合,节奏明快。在描述军营生活和战斗场景时,语言简洁有力,如“一九七九,远赴老山。狠揍越寇,卫国戍边。地雷区旁,猫耳洞前。所处之远,环境惊险”,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气势,能够很好地传达出军人的豪迈气概;在抒情部分,语言又细腻婉转,如“战友似歌,梦醉人间。战友似火,温暖心田”,使诗歌刚柔并济,韵味十足。(663字)
共2510字 2025年8月25日于宝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