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渐渐煺火。重庆的,乐山的
武汉的,北京的,广东的……
候鸟们,开始结束假期避暑之旅
滇中小城——山水澄江
享有四季飞花的美誉。久居四大火炉
的社群,纷纷选择抚仙湖度假
山水澄江,诗意栖息地
我靠在她的肩上,写诗、读诗、鉴茗
耕耘生活。昨天,四位乐山旅客
闯入我的茶空间。喝茶,聊天,论道
临走时,一位撂下话 :帮我物色
一套二室一厅,明年退休移居澄江
与您做邻居,学写诗
2025.08.25上午《当代诗星》同题临屏创作
诗评
诗意栖居处,烟火入诗行——评李云刚《我靠在你的诗上》
李云刚的《我靠在你的诗上》以质朴的叙事口吻,将“高温避暑”的现实场景与“诗意栖居”的精神追求相融,让滇中小城澄江不仅成为物理意义上的避暑地,更成为诗人与陌生人共享的“诗与远方”,字里行间满是生活的温润与诗意的轻盈。
诗歌开篇以“高温渐渐煺火”破题,紧接着罗列“重庆、乐山、武汉、北京、广东”等“火炉”城市,再用“候鸟们结束假期避暑之旅”的比喻,将现代人躲避酷暑的集体行为具象化,既勾勒出鲜明的季节与生活图景,也为后文“滇中小城澄江”的出场埋下伏笔,形成“燥热现实”与“清凉秘境”的隐性对比。
中段聚焦核心场景“滇中小城——山水澄江”,先以“四季飞花”“抚仙湖”点明其生态与地理优势,再转入诗人的个人生活:“我靠在她的肩上,写诗、读诗、鉴茗/耕耘生活”。“靠在她的肩上”将澄江拟人化,赋予小城母亲般的温柔;“写诗、读诗、鉴茗”三个简单动作,勾勒出诗意浸润的日常,让“诗意栖息地”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触可感的生活片段。
诗的后半段引入“四位乐山旅客”的互动,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喝茶,聊天,论道”的寻常交流,最终落于旅客“帮我物色一套二室一厅,明年退休移居澄江/与您做邻居,学写诗”的请求——这不仅是对澄江宜居环境的认可,更暗含着陌生人对“诗人式生活”的向往。旅客的选择,让诗人的个人诗意日常,延伸为能感染他人的精神吸引力,也让“我靠在你的诗上”的“诗”,从文字作品拓展为“澄江式的诗意生活”本身。
整首诗无刻意雕琢的辞藻,却如抚仙湖的湖水般澄澈自然:从集体避暑的现实切入,到个人诗意生活的铺陈,再到陌生人因诗意而向往的互动,层层递进间,让“山水澄江”成为承载“避热”与“寻诗”双重需求的符号,也让读者感受到——最动人的诗意,往往藏在烟火气与自然景交融的日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