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草有根
——记山东人民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裴树清
来源:泉城作家
药草有根
——记山东人民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裴树清
文/宋俊忠
一走进山东省人民药业有限公司,我抬起头看到公司办公楼顶的“人民至上”四个红色大字,犹如熔铁般灼烫着济南盛夏的天色。
一
我凝望这座白色的楼宇,便想起那个深夜南部山区的山路,蜿蜒如绝望的山路,一辆孤行的送药车颠簸其中,输液瓶中液体颠荡如颤抖的星光。车内坐着的正是裴树清本人——他亲自将这一单微薄的救命药送抵荒僻的诊所。没有额外加价,只要病榻前的渴念能及时止住焦渴,这就够了。此时微黄的灯光洒落在他肩上,像极了那年他独自在破产企业门口咀嚼的冷煎饼:2000年代初的一个清晨,他下岗了,抚过厂门冰冷的链锁,却分明看见“为人民”三字早已在时代的尘埃里漫漶。
于是,他选定了2005年春雨微寒的三月五日——雷锋纪念日,在济南建设路租下一处低矮民房作为安身之所,挂出了那块简陋的牌:“山东省人民药业有限公司”。创业伊始的岁月,常伴随着冷雨与泥泞。三五个伙计挤在狭窄的店铺里,白天推销,肩扛药品送货。办公室是简易搭建的彩钢房,冬天漏风,夏天炙烤。裴树清亲自骑着自行车送货,后来是三轮车,再后来才是旧货车。多少次瓢泼雨夜,当车灯切开浓雾,在泥坑里挣扎之时,他总想起参军时教导员的话语:“军徽就是自己的眼睛,为谁亮着,得记牢。”那时他不知自己是否正在黑暗中摸索“新天地的光”。连续八个月,账上亮着赤字,员工的工资拖欠如沉石压在心头,而家中孩子学费的日期步步逼近。那些日子,他在公司角落的折叠床上蜷缩过夜,辗转难眠时抬眼望见角落发颤的白炽灯微光,也如一颗药丸,在黑暗中硬撑着一团暖黄。

二十年过去,简陋的民房早已扩为千余员工、年营收近三十亿的医药企业帝国。可在裴树清眼中,一盒药品的使命从未改变——在人民药业的仓库,每一板铝箔包裹的药片都通过精准溯源的电子系统严阵以待,质量是淬炼在裴树清骨头里的军纪,关乎生命,万不能退后半步。2024年,“二类精神药品”经营资质郑重落入公司名册,那沉甸甸的红印宛如烫金的勋章。但裴树清的办公室墙上依然挂着一张泛黄的清单,上面赫然是公司初建时经手的廉价感冒药,廉价,却绝不能模糊一条药粉的纯洁清白,那是他一生的信诺。
二
在公司,王丽至今留着那张夹在笔记本里的纸条:“需要用车、用人、用钱,请随时找我!——裴树清”。那是丈夫坠下脚手架、瘫痪在床后,裴树清写好塞到她手里的第一句话。王丽那时刚在奶牛场挤完当天最后一桶奶,身上的工装还泛着微酸的奶味儿。忽然一个电话击溃了她平静的世界。丈夫从高空坠下,脊髓横断,命悬一线。裴树清当天便赶至医院,他拍着王丽因恐惧而颤抖的肩头说:“怕什么,有公司在,还有我在。” 奶牛场柔和的灯光下,王丽蹲在丈夫床前,捏着那张薄薄的纸片,仿佛捏住了洪流中的浮木。

裴树清的办公桌案角放着一张合影——那是春节后全体员工与家属在公司食堂的“全家福”。照片里,几百张笑脸如花在严冬绽放,而在另一张老照片中,年轻的裴树清与战友们在军营前并肩挺立如钢枪,那时他的目光如此明亮坚定。八年的军营生活磨砺了他钢铁的意志和对情义的理解——企业非孤舟,众人是桨与帆。因此,他竟将自己亲手拼出的江山分赠:把大部分股权无偿分给员工,唯独自己仅留3.5%,如一位老班长在篝火旁分食最后的口粮,只图弟兄们能共渡艰辛路。
财务科的刘晓萌始终记得那一天。母亲的胃管需到医院更换,四个公司小伙子抬担架的身影穿梭在灰暗的旧楼梯间。这些身影踏过的路砖曾如此沉重,裴树清看在眼里,迅速为她家在市区租下电梯房;他为刘父补齐了二十六万的养老金账户,老人的指头在存折上划过新的数字,久久颤抖。

慈孝公寓专迎异地员工的父母前来住居;那每月200元“孝心工资”,由企业直汇老人手里——有位白发翁告诉我,他将其换成崭新的一元硬币,每月郑重数给孩子:“瞧,这是公司给咱的念想!”;健康体检、法律援助十项福利如细密的经纬,将员工的后顾之忧稳妥包裹。裴树清常说:“人无后顾,才能纵身向前。”这话如炉中炙烫,暖着每个员工的心。
三
初夏的梁山乡间,奶牛场飘散着牧草的甜味与温热的乳香。年逾古稀的牛永昌老人倚着大门,每日等来那瓶一斤的免费鲜奶已十余年,“村里老人都有份儿!”他边笑边接过牛奶瓶。这些奶来自裴树清在家乡投建的中汇养殖场——760亩田地上跃动着健康奶牛的生命力,也创造了500多村民的新饭碗。每逢重阳,地方剧团的锣鼓便在晒谷场上铿锵开演,敬老院的老人们被恭请入席时碗里盛满嫩黄的炒蛋与热气腾腾的炖肉。裴树清穿行席间,不时为老人添菜斟茶,其恭谨体贴的模样,分明便是旧时邻家归来的子弟。

“不能忘了那些摔下船的人”。2019年,他接手一家破产企业场地时,120名失业职工随之落户。一张人事交接单放在裴树清的案头,他凝望着那一百二十个陌生的名字,每勾上一笔承诺的重归,便如当年清点新兵花名册,一笔一划都郑重地书写命运。这其中有年逾五十的张坤圣夫妇,在命运的暮年中突陷失业恐慌,却被安置在仓库拣药,两双手在货架间穿梭,找到了生活的锚点。
“党和政府为民营企业铺宽路,”裴树清说,“我们要砌好砖头回礼国家与百姓!”裴树清关注关心室外劳动群体,专为外卖员、清洁工开辟了“工会驿站”,落地玻璃洁净如新,清凉的酸梅汤在冰箱里静候汗流浃背的人来。
四
裴树清的手机铃声是军营的起床号。每天清晨五点,当号角声在枕边响起,他便如听到冲锋令般起身——二十年如一日。这号声曾在他人生至暗时刻响起:下岗后摆地摊的黄昏,被债主围堵的窘迫,甚至站在河边意欲轻生的绝望瞬间……号角刺破阴霾,唤醒了军人的骨气:“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如今,号声依旧回荡,提醒他勿忘来路。
中药材市场的工地上,起重机吊起钢梁的剪影在夕阳中宛如巨大的秤杆。裴树清站在尚未封顶的商铺前,对身旁的退役军人老范比划:“这排铺面,给你们留的!”老范在运输公司倒闭后流浪多年,是裴树清从骂声中听出了他的苦楚,将他带回了人间烟火。扁鹊故里中药材市场建成后将提供三万个岗位,其中五千个专为退役军人保留——免五年租金,还赠启动资金。风吹起他斑白的鬓发,也掀动了工地围挡上“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的横幅,猎猎如旗。
五
夜色渐浓,办公楼顶层“人民至上”的霓虹亮起,红光漫过扁鹊像的衣袂,漫过烈士子女乔森的新房窗棂,漫过刘晓萌植物人母亲床头的氧气机。裴树清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全国劳模奖章在玻璃柜里反射着温润的光。他俯身整理案头文件时,一枚药片形状的镇纸滚落脚边——那是公司成立二十周年时,员工用第一批合格药品的铝箔压制而成。
窗外的城市华灯初上,车流如奔涌的星河。裴树清轻抚镇纸上凸起的“人民”字样,像触摸着岁月的年轮。从军徽上的眼睛,到药瓶间的心跳,他一路守护的是人们心底最温润也最坚韧的渴盼:一份体面的生计,一盏守候的灯火,一种不因世相跌宕而改变的尊重。企业是舟,载人渡津;而情怀是风,吹送彼岸芬芳。当万家灯火次第亮起时,其中一豆火焰正被“人民”二字映得通明,熠熠生辉。





茶水分离 市树市花,扫码聆听超然楼赋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