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路障
新学校的粉笔印子还没画满半面墙,村外的黄土路上就开来了几辆冒着黑烟的拖拉机,后面跟着几个戴着安全帽、拿着图纸的人。他们沿着村北的坡地来回丈量,插下小红旗。
消息像风一样刮遍了村子:县里要修一条通往邻镇的公路,规划图纸上,一条粗红的线,正好从马老三家的坡地中间穿过去。
马老三正在坡地给红薯窖封口,听到信儿,锄头差点砸了脚面。他扔下家伙什就往村委跑。
村委院里又挤满了人,比争校址那会儿还多。这次不一样,空气里绷着一根弦,紧张又兴奋。修路是好事,天大的好事!路通了,出去方便,东西也好卖价钱。可这路从谁家地里过,谁家就得割肉。
马万春被围在中间,唾沫星子横飞地解释:“…这是上级定的规划!咱村就这一段坡地最合适,坡度缓,占地少!没办法!”
“那补偿呢?咋个补法?”有人高声问。
“按标准补!青苗费、土地补偿款,都有规定!”马万春拍着手里一沓文件。
“那点钱够干啥?俺那坡地是不肥,可种了这么多年红薯,也能糊口!路一劈两半,以后还咋种?”马老三挤到前面,脖子青筋凸起。这坡地是他眼看着牛小丽坚持要下来,又费劲巴拉侍弄好的,眼看成了家里的稳当粮仓,咋能说毁就毁?
“老三,你别急眼!”马万春压压手,“这是大局!路修通了,全村受益!你不能只顾自家那点红薯窖!”
“大局大局!上次学校也是大局,俺让了!这次修路又是大局,凭啥次次都俺家吃亏?”马老三吼了出来,积压的委屈和愤怒找到了出口,“那规划图俺看了!稍微往东偏一点,就能从荒滩上过,为啥非得啃俺家这坡地?是不是看俺家好说话?”
院里静了一下。不少人低下头。马老三这话,戳中了一些人的心思。确实,往东偏点能省不少事,但荒滩地界属邻村,协调起来麻烦。从马老三家坡地过,最简单,阻力也最小——毕竟,马老三家“好说话”,是出了名的。
“马老三!你这话啥意思?”负责勘测的一个技术员不乐意了,“规划是科学!是你说了算还是图纸说了算?”
“科学?俺看是欺负人!”马老三豁出去了,脸红脖子粗。
“老三!少说两句!”赵老歪挤过来拉他。
“别拉俺!俺今天就要个说法!不然谁也别想动俺的地!”马老三甩开胳膊,像一头被惹怒的犟牛。
场面僵住了。修路队的人脸色难看。村民们窃窃私语,有同情马老三的,也有嫌他挡了全村财路的。
这时,牛小丽来了。她不知什么时候到的,安静地站在人群外围,听着。等马老三吼完了,喘着粗气的时候,她才慢慢走进来。
她先对马万春和那几个技术员点了点头,然后看向马老三:“吼能吼出理来?”
马老三别开脸,胸口剧烈起伏。
牛小丽弯腰,从地上捡起一块被拖拉机履带压松的土坷垃,在手里掂了掂,又扔回地上。她抬头看着那条插满小红旗的线,看了好久。
所有人都看着她,等着她说话。等着这个一次次“让一步”的女人,这次会怎么说。
“路,得修。”牛小丽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这是好事。咱村不能一直穷在路上。”
马老三猛地扭头看她,眼里全是难以置信。
技术员和马万春松了口气。
但牛小丽话没停:“可这路线,确实能往东偏。俺看过荒滩,地基是软点,多垫些石子石灰,能过去。就是费工费钱。”她转向技术员,“同志,俺说的在理不?”
技术员有些尴尬,推了推安全帽:“…理论上是可行,但成本会高不少,工期也…”
“成本高,俺们村可以出劳力。”牛小丽打断他,“工期长点,路修得结实,值当。为省一时事,毁一家饭碗,这路走着也不踏实。再说,”她目光扫过村民,“这次是俺家坡地,下次可能就是谁家祖坟,谁家新宅。今天图省事让人让了,明天再图省事,让谁让?有个够没有?”
人群安静了。刚才那些觉得马老三挡路的人,也琢磨过味儿来了。
牛小丽最后看向马万春:“万春叔,您是支书,得替全村人争一争。不能上头画条线,咱就只会点头。咱得说出咱的难处,拿出咱的章程。往东偏,成本高,咱村认了,出工出力都行。但不能因为俺家好说话,就活该吃亏。这个例,不能开。”
院里鸦雀无声。风吹过,红旗猎猎作响。
马万春看着牛小丽,又看看梗着脖子的马老三,最后重重一跺脚:“中!小丽这话在理!俺明天就去县里找领导说!咱不怕费事,要修就修条谁都挑不出毛病的路!”
技术员们面面相觑,没再反驳。
马老三看着自己媳妇,她那并不高大的身影站在那,像坡地上的一棵老树,根系牢牢抓着泥土,风吹过,枝叶会摇,但树干纹丝不动。他那一肚子的火气和委屈,不知不觉就泄了。
他慢慢走过去,站到牛小丽身边,没说话,只是弯腰,把她脚边一块碎砖头踢开了。
路,暂时停了。但希望没停。一场更大的协商,才刚刚开始。这一次,退让不再是无条件的沉默,而是为了更有尊严的前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