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碗水端平
地分完了,各家的木橛子砸进土里,像是立下了新的界碑,也立下了新的心思。马老三扛着锄头在新分的坡地上转悠了三天,心里那点因为没换地的遗憾,渐渐被牛小丽那句“心里轻省”给熨平了。他甚至开始琢磨,这坡地朝阳,栽点耐旱的红薯兴许不错。
这天黄昏,他刚从坡上下来,鞋壳廊里灌满了土,就看见自家院门口堵着两个人。是他大哥马老大和二哥马老二。两人脸色都不太好看,像是刚吵过架,空气里还留着火药渣子味儿。
“老三,回来了?”马老大先开口,声音闷闷的。 “嗯,大哥,二哥,屋里坐?”马老三拍打着身上的土。 “不坐了。”马老二摆摆手,语气有点冲,“就几句话。爹娘留下的那老宅基,现在村里重分地,是不是也该说道说道了?”
马老三心里咯噔一下。爹娘去得早,留下村中心一处老宅院,不大,但位置好。兄弟三个早就分家另过,老宅一直空着,租给过路打短工的外乡人,一年换点零碎租金,兄弟三个平分,多年倒也相安无事。如今村里重新丈量划分宅基地,这老宅的归属,就成了问题。
“老宅…不是租着吗?”马老三装糊涂。
“租?那仨瓜俩枣顶屁用!”马老二嗓门提起来,“现在地价不一样了!听说村东头老王家那破院,都抵上三头肥猪了!咱那老宅,地段好,要是卖了,或者咱自己谁要了,按新价折算给另外两家,那才叫公道!”
马老大咳嗽一声:“老二话糙理不糙。老三,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这宅基,不能再糊弄了。咱兄弟三个,得有个说法。”
马老三明白了。这是要掰扯家产了。他看向大哥二哥。大哥老实巴交,但耳根子软,估计是二哥撺掇来的。二哥精明,算计清,怕是早就盯上这块肥肉了。
“那…二哥你说咋办?”马老三把问题抛回去。
“咋办?简单!”马老二来了精神,“要么,宅子卖了,钱咱三一三十一分了。要么,宅子折价,想要的那家,按现价把钱补给另外两家。公平合理!”
马老大嚅嗫着:“俺家小子多,眼看要说媳妇,房子紧巴…俺是想…”
“大哥你想要也行啊!”马老二立刻接话,“按现在行情,那宅基少说值这个数!”他伸出三个手指头晃了晃,“你拿出两份钱,我跟老三一人一份,宅子归你!”
马老大脸憋红了,显然拿不出那么多钱。
马老三心里冷笑。二哥这算盘打得精,逼着大哥放弃,他自己要么拿钱,要么就能以补偿为由,低价拿下老宅。
“老三,你啥意思?”马老二逼问,“你要不要?你要的话,你出两份钱,我跟大哥一人一份。”
马老三摇摇头:“我不要。我坡上那地还没弄利索,没闲钱也没心思折腾老宅。”
“那正好!”马老二一拍大腿,“你们都不要,我要!我按数补钱给你们!大哥,老三,没问题吧?”
马老大低着头,不吭声,像是吃了亏又说不出。
院里气氛僵住了。这时,牛小丽端着个簸箕从后院出来,像是刚喂完鸡。她看着门口这阵仗,没说话,走到院里的水缸边,拿起瓢舀了半瓢水,递給马老三:“擦把脸。”
马老三接过瓢,胡乱抹了把脸。凉水一激,脑子清醒了点。
牛小丽这才转向两位伯伯,脸上带着平常那点笑:“大哥,二哥,为老宅的事来的?”
马老二抢着说:“老三家的,你来得正好。正好说说,这老宅……”
牛小丽没等他说完,轻轻打断:“老宅的事,是得说清楚。爹娘留下的,兄弟三个都有份。以前咋样,现在还是咋样。”
马老二急了:“以前是以前!现在地值钱了!哪能一样?”
“地值钱了,情分就不值钱了?”牛小丽看着他,声音还是平的,“大哥家困难,想要宅基给儿子娶亲,是正理。二哥你家宽裕,想着宅基能生钱,也没错。老三说不要,是体谅兄弟,不想争。”
她顿了顿,走到院墙根下,那里放着个破旧的石臼,是爹娘当年用过的。她手放在石臼边上,摩挲着那粗糙的边沿。
“可咱爹娘要是还在,乐意看咱兄弟三个为这破宅子闹红脸?乐意看谁占了便宜谁吃了亏?一碗水,咋能端得那么平?端得太平,斤斤计较,水反而洒了。”
她看向马老大:“大哥,你真想要那宅子?”
马老大抬头,眼圈有点红:“俺…俺是难…”
牛小丽又看向马老二:“二哥,你是真想按市价补了钱,把宅子攥自己手里?”
马老二梗着脖子:“公平买卖!有啥不行?”
牛小丽点点头:“行。都行。但还有个法子。宅子,还算是咱兄弟三个的。大哥你家小子不是要结婚吗?先紧着用,搬进去住。二哥,老三,你们就当这宅子还租着,租金呢,也不按现在的市价,还按以前的数,大哥手头松快时就给点,紧巴时就算了。等哪天大哥家宽裕了,或者孩子们另有打算了,咱再商量。宅基的本,还在兄弟三人名下,谁也没丢,谁也没占天大便宜,但也都没吃大亏。你们看,这样中不?”
院子里静极了。只有远处传来几声狗叫。
马老大愣住了,看着牛小丽,嘴唇哆嗦着,没说出话。 马老二张着嘴,算计的话全堵在了喉咙里。这法子,他没占到预想的便宜,但似乎也没理由反对,毕竟兄弟情面摆着。 马老三看着自己媳妇,心里那点因为坡地产生的不甘心,彻底烟消云散。她让出去的,何止是一尺地。
半晌,马老大重重叹了口气,蹲了下去,用手捂住了脸。 马老二也讪讪的,踢了踢地上的土块:“…就…就按老三家的说的办吧…俺…俺也没啥说的…”
牛小丽笑了笑,转身进屋了。好像刚才说的,不过是晚上吃面条还是喝粥的小事。
马老三走过去,也蹲在大哥旁边,递了根烟过去。马老大没接,肩膀微微抖动着。
天边最后一点霞光收尽了,夜幕落下来,院子里没点灯,却好像比刚才更亮堂了些。那碗水,终究是没洒。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