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也挺好奇,他们的课程是怎么讲的,为什么每周一节75分钟的课,就能既让孩子学会深度阅读,又掌握有深度的口头、书面表达,还能知道怎么有理有据地辩论。
背景:这起案件来源于《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是根据经典童话《三只小猪》改编而来,从大反派的角度讲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故事版本。
在课堂上同学们跟老师会深度思考和探讨:
大野狼阿力说的是真的吗?
信息来源真实可靠吗?
如果你受到不公正对待,应该怎样做?
体验课的课堂,就是一场模拟法庭,让孩子们来当陪审团,对案件进行分析和评判,让孩子养成多角度,换位思考,在表达的时候能有理有据去论证自己的观点。
每节课前,孩子们都会得到一份很有分量的“预习资料包”,包含课前预习单、阅读资料、课后阅读学习单等。
这个资料包,不能轻视,一定要仔细过。因为课堂一开始,就进入了烧脑的讨论环节,内容就是课前的阅读资料。
而且,老师可不像学校老师一样,只看孩子读了没有,而是更高阶的“是否读懂,是否能做深入分析”。
比如《一只大野狼的申诉》里,预习阅读资料叫做《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和我们熟知的《三只小猪》完全不一样,里面的大野狼不是“恶”的代表,而是不小心一个喷嚏把房子吹塌了,小猪死了怕它腐烂,才给吃掉了。
孩子们需要从5个方面,对两个故事进行对比。
这个过程,完全是老师发问,孩子们抢答,大家一起把表格填完。
懂阅读的朋友其实知道,这就是文本的“精读”——梳理故事的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背后的动机。如果孩子完全没读过,就根本不知道大家在做什么。
别看这个表格简单,但所有人的讨论非常热烈。每一分钟都有个问题抛出来,每一分钟都有孩子提出很大脑洞的答案,我竟然在3年级小学生课堂上,听到了真正的“苏格拉底式讨论”,孩子们参与的热情特别感染人。
课程光是进行到这里,就让我get到,“圆桌星球”的课程:
我们平时不停喊“要阅读”,然而读完以后如果没有讨论、没有发问,孩子就没有目标,没有实现目标的动力和成就感,当然不爱读。而在“圆桌星球”这样的课上,和大家对文章抽丝剥茧、头脑风暴,回答对问题获得积分,孩子怎么可能不爱读?
没有一丁点走神的机会,老师的问题密集到来不及想别的,你刚回答完,追问又来了。孩子被迫深度思考、仔细推敲,然后有逻辑地输出,各种思考“懒病”肯定治愈。
总结完两个故事的不同后,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同样的人物,故事可以如此不同?老师找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分析方法:看两个新闻报纸的对比图,让孩子们发现两者有什么不同。
讨论了半天,孩子们恍然大悟——哦,原来两份报纸的受众完全不一样,一个是给小猪看,一个是给大野狼看,当然叙述视角、表达的感情都不同。
慢慢地,孩子们自己总结出来:当各种消息满天飞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看到了A面,看不见B面,获得的信息就完全不一样。长期这样下去,人就会偏听偏信,失去公正客观的立场。
我发现,这个环节又解决了两个问题:
学校的语文阅读题都有标准答案,而在“圆桌星球”的课堂,每一个问题都可以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回答。长期受到这样的训练,家长们担心的“思维固化”现象就不会出现了。
小孩子都喜欢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但在真实世界里,人性是复杂的,就像这堂课里的大野狼,没有恶意,却导致了小猪的死亡,他一定是“坏人”吗?
阅读→批判→辩论
接下来,老师就会带孩子们仔细讨论“大野狼有没有罪”这个问题。
这里必要赞一下,“圆桌星球”每一个level的课,贯穿讨论的形式都是“法庭”——分成A和B双方,代表不同的观点,组织证据,互相辩论,真理越辩越明。而在这堂课里,大家要商讨要不要惩罚大野狼。这个过程特别精彩,老师像法官一样,引导双方先“站队”,然后逐一陈述理由,还不能重复他人的话。
期间,孩子们的发言没有“对错”之分,老师会步步引导每个孩子轮番发言,梳理故事的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背后的动机。
并把每个孩子的发言,以文字形式,同步到课堂上。
△孩子们可以及时边听边看边理解,开展进阶式的“阅读理解”训练。
再教大家,像这种“抉择两难”的问题,我们该从什么角度把它分析清楚。
我围观下来,深感让一群3年级的孩子辩论这类问题,挑战很大:
- 要有鲜明的观点,说出能站得住脚的理由,否则就会有对方来抓你漏洞反驳你;
- 要脑子转得快,不能和你的队友说同样的话,所以越后面说的人难度越高,一直都在烧脑;
- 表达要清晰简洁,一旦混乱,别人就get不到你的意思;
- 必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思考问题,因为老师不停问“还有什么想法”,一堂课就那几个孩子,别人都在绞尽脑汁思考、推测、表达,没人敢懈怠;
- 理由必出于理性,不能一拍脑袋就说出来了,不能随意下感性结论,要依靠事实做合理推测(很像律师的工作)。
不过,孩子一开始做不到也没关系,老师都是又温柔,又和蔼,还一直在正向鼓励,特别给人力量。
“圆桌星球”有很多孩子,都是这样在烧脑的训练和老师的引导下,从z开始的“怯生生”,快速成长为了“超有气场的z佳辩手”。
提炼观点+当堂写作
上面不是说,大家在讨论“该不该惩罚大野狼”吗,大概30分钟讨论之后,大家的“判决结果”出来了。
注意哦,得出结论的过程,老师完全没有“代替”孩子们总结,都是孩子们群策群力、头脑风暴的结果。
为了帮孩子们“趁热打铁”、延伸思考,老师还给列了几本题材类似,但视角完全不同的书,如果按照这堂课学会的思维方式来阅读,收获完全可以1+1>2。
我以为,得出“判决结果”之后,课程就要结束了。万万没想到,还有个“重磅”任务——当堂写作!
从朋友的视角,给大野狼阿力写一封信,帮助他分析这次事件,充满同理心地告诉他再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样做。
鉴于3年级孩子很多还没写过信,老师还专门讲了方法。
写作部分,就和前面的分析、思考、表达、辩论,完全形成了学习闭环。
让孩子们所有的思考沉淀下来,落到纸上,在思维清晰的时候有逻辑地整理起来。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批判性写作”啊!
孩子写完以后,还有老师的一对一精批。完成的作品,大家看看是不是“满分级”作文?
说真的,这么复杂、深度,且理性和同理心兼具的思考闭环,3年级的孩子自己在家里,完全不可能实现。但特别神奇的是,一群同样大的孩子,在“圆桌星球”的课堂上,就轻松做到了。
如果这样的思维训练持续多年,那些海外名校超喜欢,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竞争力——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早已被他们融入的底层思维,只需转换成英文就行了。
日后孩子步入职场,开创事业,有这样的“思维武器”傍身,几乎完全不用担心他们的未来。
你看,在“圆桌星球”上到高级别的小学生,就能get这么多能力,已经赶超大部分学生了。
作为一个家长,我在“圆桌星球”找到了学校里难寻的“思维力”。
使他们成为有反思力、探索力、判断力、内驱力的独立的人。在这个复杂的世界,我们想给孩子保持精神世界富足的能力,拥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