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友大马迎风先生的《七绝·处暑》一诗,以四句二十八字,精巧勾勒出夏秋之交的物候特征与农耕人文意境。可谓构思精巧,意蕴丰赡,让我们依其诗序来逐句欣赏:
首句“半热半凉半目黄”, 以三重“半”字架构,写出时空过渡感。“半热半凉”既写出体感温度的矛盾统一,又暗合处暑后阴阳转承的节气特征;而“半目黄”则以视觉局部暗示初秋的色彩渗透——草木始黄而未全染,精准捕捉出夏秋交替的时节状态,这一描写可见作者的观察细微与练字之功。尤其是诗中三“半”叠用,在形成独特的韵律节奏之时,又让我们感受到极简语言下的多层意蕴。
次句“一山一水一篮香”, 以数词“一”构建空间与嗅觉的立体画卷,此处,“山”“水”不仅对仗工稳,且自然巧妙地勾勒出自然框架;而“一篮香”却陡然引入人文意象:或是采撷之果盈篮生香,或是新稻随风散馥,这种通感手法将视觉(篮)与嗅觉(香)相互交织,使山水田园顿显生活气息。此处数词“一”的重复使用,既形成句内对仗,又与首句“半”字形成呼应,无形中强化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之美。
第三句“田畴喜鹊摇花尾”则以喜鹊的生动意象点画出农耕生态的自然美景,实属妙笔。
“喜鹊”作为祥瑞之鸟,其“摇花尾”的灵动姿态不仅赋予画面动态美感,又暗喻丰收征兆。“田畴”二字锚定农耕场景,“花尾”一词更添色彩点缀,使前两句的静穆山水骤然生动。此句承上启下,由自然景观转向生命欢歌,可谓匠心之笔!
末句“门下孩童唤满仓”, 此处以“唤滿仓”收束全诗,升华主题,可谓点睛之笔。
“门下”与“田畴”形成空间呼应,由野入家;“孩童唤满仓”以稚嫩呼声预言五谷丰登,既体现处暑时节农桑之家对秋收的期盼,又借孩童的天真口吻写出农人艰辛劳作后的生活温情。此句“喚满仓”与首句“半目黄”形成因果闭环,即初秋之微黄终将化为仓廪之丰盈。
全诗对仗与意象匠心独运。“半热半凉”与“一山一水”构成气候与空间的工对,“喜鹊摇花尾”与“孩童唤满仓”以动物与人的动作相映成趣。诗中意象由自然(山、水)至生物(鹊、童),由气候(热凉)至作物(黄、香),层层递进,最终汇聚于“满仓”这一农耕文明的核心愿景,完成从物候到人文的意境升华。
纵观全诗,语言洗练而意蕴丰赡,以数词重复强化节奏,以通感与象征勾连自然与人文,可以说,这首《七绝·处暑》堪称节令诗中的精妙之作矣!
2025.08.25农历已巳年初秋写于沈水之滨
作者简介:
樊明堃 网名:凡帆 编审、高级记者 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摄影协会理事、辽宁省及沈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