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讯(首席全媒体运营师李贵民)在河南书画界,韩国立的名字虽不事张扬,却以扎实的功底与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赢得了业内广泛认可。作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同时担任东艺书社社员、平顶山市卫东区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及卫东区新阶层理事,他在书画艺术的道路上,用四十余载的笔耕不辍,书写着对艺术的赤诚与执着,更以兼具风骨与灵气的作品,在岁月沉淀中绽放出独特的艺术光彩。自幼与书画结缘,韩国立便对笔墨世界产生了近乎痴迷的浓厚兴趣。那时的他,常常趴在书桌前,看着长辈挥毫泼墨,笔尖在纸上流转间,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一幅幅生动的图景便跃然纸上,这份神奇让年幼的他心生向往。从懵懂学童到成熟创作者,数十载光阴里,他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书画研习中。清晨天微亮,他便已端坐案前,研磨铺纸,在墨香中开启一天的创作;深夜万籁俱寂,案头的灯光依然亮着,映照着他专注的神情,一笔一划间皆是对技艺的打磨。
他深知,传统是艺术的根基,便一头扎进历代名家的作品中潜心研学。临摹《曹全碑》的婉转灵动,体会《张猛龙碑》的刚劲雄健,揣摩徐渭、齐白石的花鸟意趣,钻研吴昌硕的笔墨气势。在一遍遍的临摹与体悟中,他逐渐掌握了传统技法的精髓,却又不满足于简单的模仿,而是不断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他常说:“学古是为了知今,踩着前人的肩膀,才能看得更远。”这种对传统的尊重与对创新的追求,让他的艺术之路走得扎实而开阔。
其中,牡丹是他笔下极具标志性的题材。经他勾勒点染的牡丹,早已超越了对物象的简单再现,既有雍容华贵的气度,更透着一股灵动鲜活的生命力。他画牡丹,从不刻意追求浓艳堆砌,而是注重捕捉花与叶的自然姿态——花瓣舒展间似有微风拂过,边缘带着恰到好处的卷曲,仿佛下一秒便会随风轻颤;花蕊颤动中藏着自然意趣,或浓或淡的黄色点缀其间,透着蓬勃的生机;叶片的脉络清晰可见,墨色的浓淡变化勾勒出光影的流转,仿佛能看到阳光透过叶隙洒下的斑驳。观其牡丹图,如见盛放于庭园的真花,灵气逼人,既展现了牡丹“花中之王”的端庄,又传递出草木生长的自然野趣。
而在书法创作上,他的作品则尽显厚重沉稳。楷书工整严谨,笔画如刀削斧凿,结构端庄稳重,透着一股浩然正气;行书则灵动洒脱,笔势连绵不绝,似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却又在洒脱中暗藏筋骨;隶书古朴典雅,蚕头燕尾的笔法中,透着岁月沉淀的韵味。整体来看,他的书法笔力遒劲如松柏扎根,墨色浓淡交错间见筋骨,于端庄大气中传递出传统书法的磅礴气韵。寒来暑往,案头的笔墨见证了他日复一日的坚持,砚台里的墨汁磨了又添,宣纸上的字迹写了又改,这份执着让他的书画作品各成风格,又相得益彰——画作的灵动为书法增添了几分气韵,书法的沉稳又让画作多了些许风骨。
凭借深厚的艺术积累,韩国立的作品不仅在业内广受赞誉,更获得了诸多权威认可。他曾在河南省群众书展第24、25届中连续斩获优秀作品奖,这既是对他技艺的肯定,更是对其艺术追求的认可。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作品还曾被北京巨匠丹青书画院、中国集邮艺术网、国礼艺术家邮品制作组委会选中,收录于《钢铁长城——庆祝建军95周年、喜迎党的20大主题邮册》以及新时代艺术先锋人物大型文献类珍藏邮册中。这些邮册作为具有纪念意义与收藏价值的文化载体,收录的皆是在艺术领域有突出成就与时代精神的作品,而他的书画能获此殊荣,无疑是对其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的高度肯定。这些邮册不仅将他的作品传播到了更广阔的天地,也让更多人透过笔墨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他看来,“书画无止境”,艺术的探索永远没有终点。即便已在艺术道路上耕耘四十余载,即便获得了诸多荣誉,他依然保持着初学者般的谦逊与热情。如今,他依然以“艺海扬帆”的姿态,在笔墨丹青中不断精进——清晨的画室里,他会对着一束盛开的牡丹细细观察,琢磨如何让笔下的花瓣更添几分晨露未干的清新;午后的书桌前,他会反复练习一个笔画,研究如何让书法的线条更富张力与韵律;傍晚时分,他会翻阅历代画论书论,从古籍中汲取灵感,思考如何将传统美学与时代精神更好地融合。
他常说:“艺术创作就像攀山,每向上一步,看到的风景便不同,而山顶永远在前方。”这份对艺术的执着,让他始终保持着创作的活力。有时为了画好一片牡丹的叶子,他会在花园里观察一整天,记录不同光线、不同角度下叶片的形态变化;有时为了写好一个字的捺画,他会反复练习上百遍,直到笔锋的转折、墨色的变化都达到心中的标准。这种近乎严苛的自我要求,让他的作品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除了个人创作,他还积极参与书画交流活动,将自己的经验与心得分享给更多热爱书画的人。在社区的书画课堂上,他会耐心指导初学者握笔、运笔,从最基础的笔画教起;在书画协会的交流会上,他会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与其他艺术家探讨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之道。他说:“艺术不是孤芳自赏,只有交流碰撞,才能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四十余载的笔墨生涯,韩国立用坚守诠释着对艺术的热爱,用作品传递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他笔下的牡丹,是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他笔下的书法,是笔墨技巧与人格风骨的展现。那些收录于珍贵邮册中的作品,是他艺术成就的见证,更是他用笔墨书写时代精神的缩影。未来的日子里,他依然会握着那支陪伴多年的毛笔,在宣纸上继续耕耘,用更多优秀的作品诠释对书画艺术的热爱与坚守,在艺术的长河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