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英,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澳大利亚书画家协会会员。2009年来到澳大利亚悉尼定居并从事艺术创作。她的作品《悉尼中央火车站》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举办的 2013年韦恩风景画奖中获得了最佳水彩奖。
陈秀英在四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出许多独具画风的现代中国画作品。作品《春牛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2000年国际和平艺术展》中获奖并被授予“杰出艺术创作者”称号,由当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签发证书。她的画作被多家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多家媒体有专题报道。出版有《陈秀英重彩画选》《大俗英子画室画集》《中华凤凰图典》等画册。
《爱如初见 心系此生》
——浅述陈秀英大师《经典佛语》组画
文/ 卞荔莎(美国)
陈秀英大师《经典佛语》组画,以水墨为舟,以禅意为帆,驶入艺海珍藏的深邃殿堂。这组作品不仅是艺术家对佛理的视觉诠释,更是东方美学与哲学智慧的结晶。每一幅画作皆如一粒明珠,承载着千年文化的积淀与心灵的澄澈。艺海珍藏,作为艺术与信仰的交汇之地,拥抱这组禅意画作,让哲思入怀。在这里,佛语不再是遥远的经文,而是化作可触可感的艺术珍品,静待有缘人驻足凝视,在墨香与禅韵中,体悟生命的本真与缘分的珍贵。
陈秀英大师的一幅画,灵感来自那句经典佛语:“前生五百年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她把这种关于缘分和宿命的哲理,用充满东方诗意的方式画了出来。画里有水镜、紫雾和佛面,三种元素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真实又虚幻的意境。这既体现了佛教“缘起性空”的智慧,也通过水墨的柔和晕染,传达出东方美学特有的宁静与温柔。
画面隐现的佛面,是整幅画的精神核心。它并不威严,而是带着慈悲的微笑,静静俯瞰这场缘分的相遇。佛面被紫雾轻掩,暗示觉悟并非远在天边,而是在日常的回眸与擦肩中悄然显现。这种处理让佛语变得贴近人心:所谓“五百年的回眸”,其实是我们在轮回中寻找自己;而“今生的擦肩”,则是觉悟者在红尘中的一次邂逅。
画面中央的水镜,是整幅画的灵魂。它不是一面普通的镜子,更像是一面能照见前世今生的“轮回镜“。水的流动,象征着缘分的流转:前世五百次的凝望,终化作今生一次温柔的相遇。
画面中的紫雾在缓缓流动,就像命运那只看不见的手,把“回眸”的深情和“擦肩”的遗憾,轻轻织成一张温柔的网。当你凝视画面,紫雾深处仿佛传来若有若无的佛音,那是前世记忆在今生轻声诉说。五百次回眸,只为你一次转身;余韵如歌,在时光中轻轻吟唱。
紫雾中飘来的佛音,像是久别重逢的拥抱,轻轻抚慰着内心的疲惫。五百年的回眸,是前世对今生的深情约定。陈秀英的画,是过往的余温,是未来的序章,在无声处点亮心灯。让我们在遗憾中找到希望,在离别中感受到爱。原来,每一次错过,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遇。
初见芳华似水流,
情深一诺系千秋。
风摇竹影窗前语,
月映莲池梦里游。
执手不渝缘未断,
回眸羞笑意长留。
今生无悔同相守,
愿此人间共白头。
卞荔莎(海霞)Written in Connecticut westport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