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奋志散文二篇
故乡的桃花开了那么久
夜雨初霁,晨曦叫醒山边水傍的村居,霞光洒落白墙灰瓦。村落如刚出浴新妇,清新欲滴,不染尘埃,云鬓轻挽,腮染烟霞,裙裾摇曳,款款而来。
霞光染透翠湖,琉璃色的湖水慢悠悠地流淌,携着春风的美意,春之温情,春的甜蜜,吹绽了湖岸上一树树桃花。粉唇含馨蕊,桃之夭夭。
芙叶田田,摇光滚珠,荷苞如璎珞,婷婉水央,羞色香了一湖水。青色野鱼,闻香戏耍来,漾开微波,水光旖旎。
曲廊石径回转,春风拂槛梳柳。木亭下,茶烟飘渺,儿时之底事,文革之梦魇,爷爷之音容氤氲。紫燕衔泥,飞入不知姓甚名谁檐下,一阙“桃花流水”曲,声声柳笛,泠泠淙淙在桃花雨里袅袅婉啭。
夕阳西下。晚霞嵌入灞水,从白鹿原缓缓退隐,白鹭在霞色中翩跹。倏忽间暮色四合,村落一片寂静,炊烟在暮色中婆娑。
车灯似流萤随着灞水西行,身后的村居灯火炊烟渐渐消逝…
月夜秋水箫声吟
夕阳余辉把苍穹烧成琉璃天际。这疏璃色将湖面当成了梳晚妆的镜子。天色诧异,镜湖里的我怎么变了颜色,变的青蓝青蓝的。这镜子里不知被什么能量推起一波一波皱褶,这皱褶不衰,反倒使湖面似七色宝石,秋风吹来波光粼粼,若大的湖面铺上十色锦缎。
岸边的民宿,穿天白扬,老柳,芦苇,楼台亭阁挤热窝似的也纷纷将己倒映在湖里,它们各自影影绰绰,飘飘渺渺。平日里不起眼的它们兀然变的优雅美妙。
余辉落尽,银月初升。月华如霜,湖面瞬间幽沉了起来,远处的微光不舍地亲吻着远处的湖岸,将钓翁,红男绿女的昏影朦朦胧胧地坠入秋水。朦朦胧胧的月将银光洒滿湖面湖岸。
微风吹起,轻波吻滩。这波拍岸声似无似闻,好似古琴的余音,飘至远岸却来自近滩。
月朦胧,湖青幽。夜幕下的湖刹那间窅然,静的竟然能听见心跳声!这又让人震撼…
陶然间,洞箫声起。箫笛时而悠扬,时而幽怨,时而如风疾,时而委婉。余音袅袅拂过深邃夜空,划过粼粼水波。如丝如缕,诉不完的情思,道不尽的想念。如陌野上的炊烟,勾起湖岸钓翁的低叹惆怅。
箫声悠远,但吹不散的是人生百味对生命的浸润,然解不开的是情仇恩怨的纠缠。
箫声吹拂着湖面上的轻舟,吹醒了轻舟中山盟海誓的爱恋。
箫声如涟漪,心湖风又雨。箫声也许是洞者的剪不断理还乱……
夜幕下,清风中,谁个有深沉的定力对箫声而不陶醉!
欲睹容颜,怎奈湖阔岸远。极目而眺,夜幕下分辩出是一女生。
倩影在月光下如柳摇拽,洞箫轻移,洞出天籁之颤音。
月色朦胧,秋风袭人。不由人对对岸动箫者顿生遐想。
如兰之幽,如荷之洁,如梅有骨,如菊清逸。
慧中外秀,胸有诗书,腹有妙曲。玉指拔弦浑天地,朱唇吹竹撩神仙。
夜幕越来越深,风渐渐地有了凉意。未解的洞箫之韵于周公咨询。
【作者简介】:
朱奋志,西安市蓝田县白鹿原人。从事商业企业管理职业,高级职业经理人,兼职教授。有诗词散文以笔名朱毅、森林分别发表于巜陕西日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陕西工人报》,《京江日报》《丝路诗刊》《北京头条》《蓝天文苑》《蓝田文选》《三秦文化》《盩至青鸟文学》《蓝天新文苑》等刋物媒体平台。2022年11月参加《益友文学》大美中国诗文大赛,获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