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东乡县最南边,有一个红火、漂亮的地方:红亮垦殖场。该场是东乡县最小的乡镇垦殖场,却是最有特色的地方。都说红亮有三宝,究竟是哪三宝?请君与我探个究竟。
宝之一:与众不同的茶花
冬天的早晨,浓雾早已散去。我们无须担心雾里看花看不清。如果有雾的时候来看茶花,雾里看花,也是很有意思的。场部屋后的那片茶林,是由红亮本土企业家张佰良投资1000多万元,历经多年经营而形成的2300多亩集中连片茶林,是江西省最大的观赏茶花基地。自2010年以来,每年接待全国各地的赏花游客和购买茶花苗木的顾客都在3万人以上。春暖花开,满山遍野茶树叶子绿油油的。春雨过后,茶树下面生长的茶菇,采摘后煮熟,又香又甜。那里的蜜蜂忙碌地酿造着甜蜜的生活。那里的空气特别清新,带着泥土芳香。记得金庸在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说,云南大理有一种名叫十八学士的茶花,是天下极品,1株茶树上开出18朵花,朵朵颜色不同,各有各的妙处,开时齐开,谢时齐谢。书中还介绍了八仙过海、风尘三侠、 红装素裹等茶花品种。经过考证,这些品种特别是十八学士并不存在,但大理茶花出名却是事实。而红亮的茶花却与别处不同,它是嫁接出来的观赏茶花,每年花期旺盛之季,一株茶树花开七色,红的耀眼,白的圣洁,蓝的宁静,橙的淡泊,黄的温暖,紫气东来,绿满生机。所以叫七色茶花。眼下,红亮正在打造裕林茶花生态博览园,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宝之二:永镇邪魔的宝塔
在红亮郑家村前1公里东北方向的田畈上屹立着永镇塔。塔前有口面积约3亩的池塘,远远望去,塔身倒映水中,凭添一种神秘感,令人浮想联翩。
永镇塔共有7层,高约11.2米,底层和顶层为六面无顶锥状,由大块麻石砌成,中间各层均为圆形,青砖砌成。每一层都比下一层略小一圈。底层有圆拱形塔门,可惜不能进去,塔里面也没有台阶到塔顶,这是一个实心塔,提醒我们做人要实打实,实实在在。在二层的拱门上,一块硕大麻石上刻着“永镇塔”三个字,字为馆阁体,阴刻,古朴厚重。20世纪90年代,由于文物贩子在此从事非法活动,偷盗塔底宝物,致使塔基损坏,塔身倾斜7度。塔底究竟有没有宝物?这还真是个谜。县志记载:永镇塔建于清朝康熙初年,距今大约400年。为什么建造永镇塔?相传,当年郑家村塔边的小河里曾有一条乌鱼精,常常化身人形,偷食村里的童男童女,村民很是害怕。郑氏族人迁居至此,请来道行高深的法师制服了乌鱼精。法师说,郑家村风水不好,坐落在田野中间,没有靠山。老百姓就请他在村子周围勘察,选中这块宝地,筹资修建宝塔镇住邪气,降魔伏怪。永镇塔建好以后,老百姓果然平平安安。郑氏族人从此在塔南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在漫长岁月风雨的侵蚀及人为破坏下,永镇塔破损严重,成为危塔。幸运的是,红亮垦殖场党政主要领导已经向上级汇报,争取资金,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进行维修。相信永镇塔一定会永镇妖魔,继续为红亮百姓带来幸福,永镇塔东北方向山顶上那座塔就是东乡县城21世纪的新坐标:佛岭吉和塔。先有永镇,后有吉和。先有古色,再有新风。想想很有韵味。
宝之三:巧夺天工的根雕
坐落在东临一级公路旁的荣胜文化艺术村,是红亮垦殖场2010年的招商引资项目,占地200亩,总投资1.2亿元。村长于荣胜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海南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2012年荣获首届中国木雕艺术大师称号。村里主要生产加工木雕、根雕和高档红木家具。来到生产区,那又长又粗、奇形怪状、高雅古朴的树根,你可别小看它。它就是海南黄花梨和千年南海沉木。海南黄花梨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它的颜色由浅黄到赤紫,色彩鲜美,木质坚重,肌理细腻,给人以文静、柔和、素雅之感。千年南海沉木因为埋藏在南海海底成千上万年而得名。经科学考证,这些沉木有6000年以上历史。由于受地质和气候环境等条件影响,南海沉木比其他海底及河床等古沉木更具有密度大、质坚体重、天生珍贵等特点,被业内人士誉为“东方神木”。木雕师根据木材的造型进行艺术创作,有的用电锯切削;有的用凿子、鉋子精雕细刻;有的用砂纸对半成品细心打磨,创作了大量根雕艺术精品。在第六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上,他们选送的《竹林七贤》《老子》等6件根雕作品均获金奖,而此次博览会全国只有30个金奖。公司的根雕作品以弥勒佛、观音菩萨、十八罗汉、各个朝代的著名人物为主。在产品展示区,一尊尊形态各异的佛像、菩萨、罗汉根雕作品庄严、逼真,栩栩如生;一件件明清时代风格的仿古家具凝重、厚实,古色古香,仿佛使人回到了远古时代,闻到一股刀耕火种的气息。
2014年3月8日,由国际木文化学会主办、江西荣胜艺术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东乡木雕现场邀请赛”在此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的11位根雕艺术大师与25位中国根雕艺术家在此现场创作以“和谐”为主题的大型木雕作品,迎接“3·21”世界木材日。这次比赛,全国有20多个省争取,结果,东乡红亮争赢了。国内外根雕大师齐聚荣胜艺术村,共同创作了2件集体作品和13件独立作品。不同文化、思想碰撞产生的绝美根艺作品,价值连城。请看:名叫《一生无求》抽象画雕。整体看象一只海豚。但您仔细看,就会发现里面暗藏着饭碗、茶杯、脸盆、水管、酱油瓶等许多生活日用品。村里这样有意思的作品还有很多,要静下心来,才会发现更多的情趣。
村长告诉我:今后发展方向是着力进行集艺术培训、建设博物馆、综合开发艺术产品展销街及观光、旅游、休闲项目。开办根雕艺术学校,广招青少年从事根雕艺术创作,提升文化品位,实现文化兴村。“没有做好的事情不要说,做好了的事情不用说。”不知何时,村长的座佑铭,挂在我心灵的天空中,成为红亮三宝之外的又一珍宝……
(此文写作得到文友何党辉支持,发表于《抚河》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