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星秤】
腊月头一场雪落下来时,工会年终表彰会的横幅冻得发脆。牛爱国盯着新印的先进名单,第一个名字就是“孙丽娟”——小孙的全名原来这样写法,墨迹在暖气里洇开,像是融化的雪痕。
办公室绿萝爬满了半面墙,藤蔓纠缠着盖住火灾留下的水渍。小孙来送会议流程时换了高领毛衣,嗓子还哑着:“牛主席...电视台想采访您修秤的事...”突然指着窗外,“看!赵主任的孩子!”
操场上有群孩子在堆雪人。赵进步的儿子正踮脚给雪人戴眼镜,金丝边镜架在雪地里反着光。孩子转身看见牛爱国,突然从兜里掏出个东西奋力掷来——塑料玉米砸在玻璃上,弹进枯草丛不见了。
廉政食堂的韭菜盒子涨到了五毛五。牛爱国打饭时撞见行政科老张在倒泔水,桶底沉着几盆枯死的红掌。“赵进步那会儿买的...”老丈嘟囔着,“现在谁还养这晦气东西?”突然压低声音,“听说他媳妇改嫁了,嫁的就是文化馆长。”
年终审计组进驻那天刮白毛风。审计员翻账本的手指冻得发红:“牛主席,1998年那笔劳模奖金...”窗外雪幕里晃过个身影,穿着赵进步的旧棉袄,往工会信箱塞了封信就消失不见。
信纸是医院处方笺,背面铅笔字歪扭写着:“笛子在粮站西墙角”。牛爱国冒雪去找,果然在破砖堆里刨出根竹笛——笛膜早破了,吹孔处却摩挲得油亮。笛身刻着极小一行字:“1995年中秋满堂彩”。
小丫的数学奖杯摆在工会橱窗最中央。孩子来看时突然说:“爸,赵家哥哥转我们班了。”奖杯玻璃映出窗外情景:赵进步儿子正被同学推搡,书包摔裂在地上,滚出半袋塑料玉米粒。
年夜饭食堂供应饺子。牛爱国咬到枚硬币,硌得牙生疼。电视里正播“廉政模范”专访,镜头扫过他家客厅时,突然定格在那盆绿萝上——焦黑的旧盆旁,新年贺卡露出一角:“进步欠的粮票来世还”。
守岁钟声敲响时手机震动。陌生号码发来彩信:二十岁的他们并肩站在粮垛顶,背后烟花绽出“1998”的数字。照片下附言:“爸说这张最像你俩”。
初一清晨雪停了。牛爱国扫院时在门房发现个包裹——是赵进步那副破眼镜,镜片换成新的,夹着张百货大楼发票:“配镜费用已从退赃款扣除”。镜腿新刻着日期,正是他任主席那日。
婴儿啼哭声穿透晨雾。牛爱国抱孩子晒太阳时,发现那粒塑料玉米竟攥在奶娃手心。阳光照见玉米粒上的小字:“给爱国哥当秤砣用”,刻痕里还嵌着粮库的陈年灰土。
春风乍起,吹动工会新换的旗绳。牛爱国望着旗杆旁那架老式天平——是纪检组退赃时送来的证物,如今锈迹斑斑摆在花坛边。小孙突然跑来说:“称过了!旧秤星擦亮还能用!”
最后一坨积雪从屋顶滑落,砸在天平左盘上。右盘的绿萝新芽猛地向上一弹,颤巍巍指住蓝天。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