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拳(小说)连载二
陈业冰
二
逯家寨的老少爷们都知道,逯林和逯海是一对生死兄弟。二人同生于1950年9月,又是一墙之隔的东西邻居,又一起度过了你打我闹、上墙爬屋、疲累而又快乐的童年……直到今天,早已过了花甲之年的两个“老顽童”,还在精力充沛地你掐我扭“掰手腕”。二人的两位老母亲到一块就说:“这两个调皮孩子,啥时候能长大呀?”
说起两家人的缘分和渊源,还得从祖辈谈起……
逯林的爷爷逯有德是清末民初的私塾先生,老学究与“四书五经”、“仁义礼智信”、“忠孝节烈”打了一辈子交道,在“孔孟之道”与“柴米油盐”的碰撞中摇头叹息。.虽桃李遍布周边村落,然一生捉襟见肘、穷困潦倒,薄地3分,破屋3间,学费几吊,仅维持一家人勉强度日。怪只怪他穷其一生传道授业解惑,只是象征性地收点学费,而且对贫困者免费,从来没把精力放在置田盖房、居家过日子上。贫穷有时候也不是坏事,在1947年土改时,他家被评为“真材实料”的贫农。1940年逯林的父亲逯传忠参加了泰山区八路军,他凭借跟老父亲学的一肚子“之乎者也”,很快成为连队里的文书,继而营文书、团秘书、师秘书……1950年12月,已是团政治部主任的逯传忠参加了抗美援朝,那时逯林刚刚出生3个月。朝鲜战场上,逯传忠出色的表现引起首长的重视和培养,很快晋升为团政委、师政委……回国后,他被安排在北京军区任职。1956年,逯传忠把逯林母子接到北京居住。1967年逯有德去世,逯传忠把75岁的老母亲接到北京颐养天年。3个月后,老太太住不惯大城市的生活,死活要回老家,逯传忠只好送老母亲回逯家寨。可老母亲一个人在老家谁来照顾呢?逯传忠想到了可以让年已18岁的长子逯林回老家照顾奶奶,逯林欣然答应,高中还未念完,毅然收拾行囊返回老家。1970年,逯林与本村美丽贤淑的姑娘李芸相爱成亲。1975年,老太太仙逝,此时的逯林不仅是一儿一女的父亲,而且已是逯家寨村的党支部书记了。当时讲好奶奶百年之后,回京工作的事,也就没了下文……
逯海的爷爷逯有财是清末民初的商人,在周围十几个村小有名气。他做买卖机动灵活、不拘形式,只要赚钱,看准商机就快速行动。陶瓷、煤炭、丝绸、粮食、干果、牲畜、木材无不涉猎。逯海的父亲逯传金也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秉承了父辈的商贾基因,爷儿俩同心协力、精打细算地置办田产,成为逯家寨第一富户。1940年春,逯传金被迫到靠山镇的日军炮楼里当了伪军,如果不去,鬼子就放火烧了整个逯家寨,尽管他家里的粮食已被鬼子抢劫一空,可房子没了,一家人如何生存!全村人岂不遭殃!文革期间,村里有人翻旧账,要整死“汉奸”逯传金,刚回村不久的逯林制止了这场“斗争”,及时救了逯传金一命,他慷慨激昂地说:“要不是逯传金大伯在鬼子面前说好话,咱逯家寨早已化为灰烬!做人要凭良心。逯大伯不仅无罪,应该有功。”
逯林进京之前,和逯海在一起度过了6年的快乐童年。此后,只有在逯林每年回家看望爷爷奶奶的时候,二人才能见上一面。11年后当逯林再一次踏上老家的热土,二人已经是人高马大的壮小伙子了。
作为东西邻居,二人不仅天天见面,而且相互照应,无论谁家有红白公事、盖房建院、友来客往,都当作自己的事来对待,特别是相互陪客,都竭尽全力,回回喝个“关公上马”。虽然二人如孟良焦赞般难分左右,但长幼有序还是讲究的,逯海比逯林大3天,逯林始终把逯海当大哥。
1996年,逯林的父亲逯传忠去世,母亲毅然从北京回来跟逯林居住。在北京的4个弟弟妹妹只好挤时间回老家探亲,这反而使两地的来往更加频繁且充满亲情。老太太和逯海的母亲本来就是自小的姐妹,她的到来使两家的关系更加亲密起来。

陈业冰,男,1963年出生,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茶业口镇船厂村人。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理事,原济南市签约作家,《雪野》杂志主编。在省级及以上报刊、网站发表报告文学30余篇100余万字,短篇小说15篇,诗歌50余首。报告文学《赤诚大义房公训》的发表,房公训老人被评为2016年全国道德模范,受到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