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断秤】
五月杨絮扑脸的日子,纪检组的黑色轿车停在了工会小楼前。牛爱国正擦拭着“先进工会”的铜牌,抹布擦到“1988”那个数字时,看见三个穿夹克的人径直进了赵进步办公室。
绿萝终究全换成了红掌。鲜红的花朵在主席办公室窗台上排开,像一列沉默的哨兵。牛爱国桌上的电话整天哑着,倒是隔壁座机响个没完——小孙接电话的声调越来越软,软得能拧出水来:“赵主席在开会...培训的事您放心...”
中午食堂的电视突然播起廉政短片。镜头扫过工会礼堂时,画面微妙地跳帧——但足够看清横幅上“赵氏演艺培训会”的字样。牛爱国筷子上的米饭啪嗒掉进汤碗,对面行政科老张突然咳嗽:“听说纪检组在调三年账本...”
下午档案室又进了新人。两个年轻面孔抬走整箱票据,纸箱角擦过门框时散落几张。牛爱国蹲身去捡,指尖触到和平饭店的发票存根——消费金额栏的“3888”被红笔圈出,旁注“赵副主任宴请考察组”的笔迹,和他那份被退回的转正申请上的批注一模一样。
下班时自行车胎又瘪了。这次气门芯干脆不见了踪影。牛爱国推车走过车棚,听见赵进步在轿车里打电话:“...王主任您放心,账目绝对规范...”车窗玻璃降下条缝,烟味混着酒气飘出来,“牛爱国?那人太死心眼...”
夜里暴雨砸得铁皮棚响如擂鼓。牛爱国突然被李爱莲推醒:“表舅电话!”听筒里杂音嘶啦,王主任的声音像浸了水:“明天民主评议...该说的说,不该说的...”雷声炸响时电话断了,忙音嘟——嘟——像心跳监测仪。
第二天评议会的坐席排成了法庭式。牛爱国捏着发言稿坐下时,发现赵进步的金丝眼镜腿缠着胶布——是昨天摔碎的那副。纪检组长开口前先喝了半杯水,吞咽声通过麦克风放大成呜咽。
问到培训经费时空调突然停了。赵进步掏手帕擦汗:“外包是为专业化...牛干事全程经手的。”全场的目光钉过来,牛爱国看见发言稿上的字在汗湿的指间洇开。他张嘴发不出声,只好端起茶杯——杯底沉淀着昨夜暴雨打落的杨絮。
休息时在洗手间撞见赵进步。这人正把领带塞进衬衫夹层,手指抖得系不上扣:“老兄弟...孩子肺炎住院了...”水龙头哗哗流着,冲走他袖口沾着的红掌花粉,“评议结果关系转正...你知道的。”
最终表决采用无记名投票。牛爱国划勾时铅笔又断了,石墨屑沾满指缝。计票员唱到“赵进步”时突然卡壳——票箱底飘出张纸条,上面画着架倾斜的天平,一头坠着麻袋,一头坠着金镯。
散会后纪检组长单独留下牛爱国。办公室的红掌开得正艳,花瓣边缘却已卷曲发黑。“牛爱国同志,”组长的钢笔轻点着投票统计表,“群众评议这关...目前看还是有争议啊。”
牛爱国走回自己座位时,发现微机屏幕幽幽亮着。屏保是张老照片——二十岁的他和赵进步勾肩搭背站在粮垛前,背后写着“好兄弟一辈子”。照片边缘新添了行小字注释:“扫描自1995年工会日志第38页”。
窗外传来广告车的喇叭声:“赵氏演艺...专业承办...”声音突然被掐断,换成纪检组的廉政公告。牛爱国打开最底下的抽屉,那份半斤粮票静静躺着,边缘被摩挲得发毛。
他想起清晨给小丫梳头时,孩子突然问:“爸,秤砣要是自己掉了怎么办?”蝴蝶结在她发梢颤巍巍地晃,像只欲飞的蛾。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