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秋声三叠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第一叠·秋窗感时
悄然玉露缀檐头,渐觉新凉入眼眸。
月映苔阶分竹影,风摇梧叶报清秋。
残荷抱寂香犹细,晚菊含苞色未稠。
欲托鱼书传远意,银河静转一灯幽。
第二叠·秋郊即目
炎威解辔散云楼,白羽横江作远游。
露染紫蓼红蘸水,风翻金稻浪盈畴。
高蝉惜暑争余韵,旅雁排空计早谋。
最喜烟村新酒熟,一镰弯月正磨秋。
第三叠·秋怀有悟
流光惊牖触离愁,半世漂泊记忆留。
长河暗换染霜鬓,冷砚深藏劫后舟。
幸有菊芳酬节序,愧无鹏翼展鸿猷。
篱前笑数参差影,已悟盈虚不待筹。

七律·依韵酬和徐学胜老师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再续又三篇,琴韵轻吟笑我虔。
胸臆未舒霞已隐,韶光暗逝月轮悬。
君之嘉誉心惶惑,自叹蹒跚步履艰。
古稀未觉诗心老,犹向霜天展墨笺。
附:徐学胜老师原玉
七律·致兰陵思義君
文/徐学胜(山东临沂)
其一连篇又复三,珠玑满目若鸣弦。
直抒胸臆如泉涌,曲径寻幽入洞天。
文峰绝顶情难尽,会宝湖边意更绵。
虽近古稀心未老,童真犹在诗中仙。
七律·金秋贺榜咏怀四章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金粟飘香喜报扬,清秋献瑞满华堂。
芸窗映雪酬初志,桂榜题名续炜煌。
南郭鲲翻游碧海,北溟鹏徙向衡阳。
蟾宫折取新枝后,更掬灵辉谱华章。
笺注:①金粟:桂花的别称,点明秋季。②芸窗映雪:化用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典,喻学子勤勉。③桂榜:指科举金榜,此借指高考录取名单。④南郭鲲/北溟鹏:典出《庄子·逍遥游》,鲲鹏徙于南溟、北溟,喻学子志在四方。⑤碧海/衡阳:分别为海疆与南方要地。⑥蟾宫折枝:月宫折桂,喻科举高中,此指金榜题名。⑦灵辉:指月光,亦喻前程光明。
其二
天衢澄澈绛河清,云翼扶摇贺晚晴。
郢曲频传题柱讯,乡闾争道撷芳名。
西邻桂馥熏深巷,东苑芝兰映玉京。
且注霞觞浮大白,醉听雏凤转新声。
笺注:①天衢绛河:天街与银河,烘托高远澄明之境。②云翼扶摇:用庄子大鹏「抟扶摇而上」典,贺喜气升腾。③郢曲题柱:郢曲为楚地高雅乐歌,喻佳讯;题柱用司马相如题桥柱「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此桥」典,指金榜题名。④西邻/东苑:以邻里芬芳(桂、芝兰)渲染全村欢庆。⑤玉京:为仙都,喻学子未来登峰。⑥霞觞浮大白:即美酒满杯庆贺。⑦雏凤新声:用李商隐「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寄望新生代超越前辈。
其三
沂蒙灵气焕文昌,古郡新添折桂郎。
千载瑯琊承邺架,一村诗礼继陈仓。
云程初展扶摇翼,璧沼犹存翰墨香。
闻道青衿十八子,金奁助我探书囊。
笺注:①瑯琊:临沂古代别称,即瑯琊郡。②邺架:邺架典出唐李泌藏书万卷,世称「邺侯架」,喻文化传承。③陈仓:指秦代藏书处,或泛指书香门第,言村落诗礼继世。④璧沼:本指学宫水池,典出《礼记·王制》此处特指书圣故里之冼砚池。⑤青衿:《诗经·郑风》「青青子衿」,代指学子。⑥金奁:原指嫁妆饰物,此处特指村委奖学金及旅行箱,宛如华美匣盒般珍贵,助力学子求知。
其四
九夏寒窗铁砚穿,青锋初试舞龙泉。
请缨已系楼兰月,仗剑将巡瀚海烟。
雪岭鹰扬三万里,云程鹏翥九重天。
汉家自有麒麟种,早铸金瓯献绮年。
笺注:①铁砚穿:引用五代桑维翰「铁砚磨穿」典,喻勤学苦读。②龙泉:为宝剑名,喻军校生锐气。③请缨楼兰/仗剑瀚海:「请缨」用终军「愿受长缨系南越王」典,「楼兰」代指西北边陲;「瀚海」指戈壁大漠,合军校生戍边使命。④麒麟种:喻杰出人才。⑤金瓯:指国土。末句勉励青年早立功业,护卫家国。
后记:本组七律共四章,皆以金秋贺榜为主题:其一、其二总咏沂蒙山区今秋数万高考学子金榜题名之喜,融勤学之志、折桂之荣与未来之期于一体;其三专贺临沂市兰山区方城镇东朱汪村,该村2025年高考有18名学子达本科线,村委特颁每生2000元奖学金及旅行箱以资鼓励,诗中”十八子""金奁”即记其事;其四为贺友人孙辈考入军校而作,突出“铁砚穿”的苦读与“舞龙泉"的英武,末以“麒麟种”"金瓯”寄寓报国情怀。
总揽全诗承古韵而抒今情,兼顾文雅与乡土气息,诚为金秋贺榜之咏,尊请各位方家正之。
水调歌头·椒园秋韵(二章)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秋晓漫金野,陇径感初凉。万点椒红垂露,霞色映晴光。棘刺牵衣知险,举步躬身留意,辛苦细思量。汗渍湿衣袖,辣雾透单裳。
暑云炽,炎威炙,背生芒。披星赶趁晴日,园圃采收忙。先摘枝头红果,渐向繁枝寻取,朱实满箩筐。忽嗅羹汤味,惊看指尖伤。
其二
彩焕秋园秀,天地着云装。谁铺千重锦缎?赤浪涌重冈。轻捻暗藏清露,百转回甘盈口,五味韵中藏。粒粒融寒暑,况味入诗肠。
耘寒暑,经造化,意慨慷。新秋缀玉时节,阡陌赋词章。休道庖厨添色,尽是田桑身影,汗雨写沧桑。更有丰收曲,月下绕篱墙。

卜算子·秋山摘椒乐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秋至晓风清,椒熟枝头俏。
漫野红云映日辉,香气随风绕。
男女上高冈,笑语歌声妙。
又是一年丰景时,百姓开怀笑。
七律·秋怀感岁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白驹过隙又逢秋,恍觉韶光似水流。
少岁痴心犹未减,衰年鬓雪已先稠。
逝川难挽天边月,浮世易凋镜里眸。
且喜金风酬好梦,岁华恬淡自无忧。

沁园春·初秋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八月青峦,烟壑分香,暑退轻凉。望云根拂宇,风凝玉露;翠垂涧底,夕染霞光。晚稻摇金,野藤泻碧,时有垂髫探早黄。苔阶畔,见松针簌簌,飘落行囊。
闲收林下清章,任一缕秋思越短墙。忆半池莲影,两三凫迹;篱边絮语,叶底星藏。蝶蜕云梢,蝉遗露壳,犹记韶华未肯荒。凝眸处,恰河山着色,写意苍茫。

【作者简介】李思義(微信昵称:夕阳余晖),男,汉族,1956年11月生于山东临沂兰陵,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务过农、当过兵、从过教、下过海、打过工…经历曲折,命运多舛。但对人生信念坚定,自强不息,热爱生活,乐观处世。平生喜欢文学,尤爱诗歌,业余闲暇笔耕不辍,时有作品文字见诸于报刊及网媒平台。不求闻达,只为乐趣。现为临沂市诗词学会会员、兰陵县诗词学会会员、兰山区作家协会会员。诗观:真情催生诗歌,诗歌源自生活,生活带来灵感,灵感激发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