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拾遗(四)
进景擂台增异彩,宏都酒业助神威
文/李善国
乐都地区喝酒“打擂”已成为古老而闻名的独有的一项喜庆的民俗活动。从“打擂”时的壮观,热烈,风趣的场景来看,那种和谐,协作,争强好胜的热闹场面无与伦比。
这种民俗活动起源何时已无从考证,但在当地“无酒不成席”,“有酒必设擂”的习俗下,这种活动延续至今。不论谁家举行婚礼,酒过数巡,宴席即将结束时,他们就在庭院中,摆上数张桌凳,然后备上茶酒、凉菜、干果之类的东西。双方赴宴的亲戚、朋友、党家,按宾主之位落座,并各推举一名德高望重,知书达礼,洞晓酒擂台规矩的长者作为“保擂官”(当地俗称“酒司令”,即裁判) 双双保擂官自斟一杯令酒,一饮而尽。然后,宣布酒场规矩:双方亲戚不能交头接耳,胡言乱语,违者罚酒三大碗。酒场如战场,酒令大似军令。再次,商定擂数,当地称为九星擂(包括“月亮”在内九个大小不等酒盅)、七星擂、五星擂等,一比高低。
长桌的中心摆上一只大碗,俗称“月亮”,依次向两边摆上茶碗、大酒盅、小酒盅等大小不等的酒杯,斟上酒。听老人们讲,过去,一擂要斟一斤酒,当时一般自家酿的酒,酒精度不高。以月亮为界,端起月亮的一方为输,月亮输了的一方可以让输方人员互相当面饮酒,饮干为主。后来,一擂斟半斤酒,打擂双双“谁挖窝儿谁刨土”,即打擂双双谁划拳谁喝酒,不让人代(饮酒)。
骑马图快,喝酒图醉。喜饮者,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战者,仔细观拳,鸦雀无声。赢家欢呼雀跃,喜不自禁;输家总结得失,重整旗鼓。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种古老的民俗活动已大为演变:凡是有喜庆活动,都有以打擂图高兴之举。小则,在家庭院落摆上酒擂台以图喜庆热闹;大则,在著名景区摆上擂台以祝旅游之兴。
这几年来,青海宏都青稞酒业有限公司在区党委、政府及文体旅游广电局以“非遗+”模式,依托区酒文化协会,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擂台”演绎得尽善尽美,并发扬光大。
每年,一到春暖花开,大地绿意盎然时节,乐都南凉遗址公园、寨子梨花节、乐都区中心广场、南北二山的南山射箭场、北山跑马场、卯寨景区等自然和人文景区就举行大型的酒擂台赛,酒擂台赛也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每期活动宏都酒业有限公司邀请威风锣鼓队、河湟雅韵服饰秀、藏舞队拉场助威。
届时,擂台上擂旗猎猎,锣鼓阵阵,藏舞队、服饰秀手捧宏都青稞酒“乐酒”和乐都特产“冻软儿露酒”的仿制的大包装盒、哈达、手舞鹅扇和花伞迈着舞步款款走来,将擂台赛拉开了帷幕。
此时,具有一定经验并熟悉酒擂台规矩的人手持令旗作为保擂官(即裁判)。参赛队员以酒文化协会会员为主,也可以现场临时报名参与。以“官、哑一字清”、“数麻雀”、“满堂喜”、“飞凤凰”等猜拳形式猜拳行令。官、哑一字清:即以10以内开头的字衬以敬詞,组成四字句,如“一心敬你、二喜临门…”为官拳;哑,即以大压小比指头,但不能出声;一字清,即直接叫十以内的数的猜拳形式。“数麻雀”,即“一个雀儿一个头,两个眼睛明啾啾,两个抓抓登墙头,一个尾巴在后头。两个…,三个…”等,一直往上数,数字配不上者为输。“满堂喜”是一种双手划拳并以“满堂喜”为冠词,拳拳必带,后面的数字为猜拳输赢实数。“飞凤凰”以红、黄、蓝、白、黑五色飞凤凰的酒曲为形式猜拳,流行于当地的一种古老的带有旋律的绕口令。若有口误者或犯规矩者为输。
会场上,人山人海,把整个酒擂台赛围得水泄不通。在场观众,凡有酒量和喜爱划拳的游客可以临时报名,或者以应挑战的方式轮番上场,一展身手,使整个景区猜拳声,呐喊声,欢呼声,锣鼓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乐都宏都情软梨露酒文化“擂台赛”进景区的成功实施,为发展当地旅游业、商贸、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发展经济,提升地方特产品牌起到了助推作用。与此同时,为保护、传承、弘扬这一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使乐都这朵民俗“非遗”奇葩在这方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沃土上大放异彩,也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一个成功范例。感此盛举,赋诗一首以赞之。
乐都“酒擂台”活动为景区添彩
南凉遗址瑞云飞,献艺薪传意韵归。
梨雪田畴歌盛世,名区花草舞芳菲。
猜拳高手成冠绝,行令方能醉庶祈。
进景擂台增异彩,宏都酒业助神威。
备注:本篇文章配图著作权人
手机号:何春辉13107506085
图片1说明:宏都酒业
图片2说明:流传于乐都民间婚礼现场男女双方 亲戚打擂场面
图片3说明:2017年5月乐都区第三届梨文化艺 术节酒文化擂台赛选手参赛现场照
图片4说明:2018年2月“青海年.醉海东”“宏都 情”酒文化擂台赛南凉遗址公园主会 场。
图片5说明:2018年2月“宏都情”酒文化擂台赛 第四届梨文化艺术节会场
图片6说明:2018年2月“青海年.醉海东”“宏都 情”酒文化擂台赛中心广场分会场作者简介:
李善国,男,汉族,1957年2月生,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从事教育教学38年。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青海诗词学会理事,青海省书法协会会员。平素“搜韵涂鸦醉书画,调丝品竹迷华章”为自娱,仰慕前贤,林泉寻趣,以“文化养老”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