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莲洞圆梦记
作者/张华应
审核/时光若兰
主播/张德红
总编/李淑林

8月11日的骄阳炙烤着大地,空气里浮动着灼人的热浪,我却与四位当年的同仁并肩走在赴石莲洞的路上。车窗外的树影飞速倒退,像极了那些倏忽而过的岁月——我们曾在无数个深夜里,聊起这处藏在皖西南群山中的胜境,如今终于要圆那个盘桓多年的梦。
刚进公园,河西山西麓的浓荫便漫过来,将暑气滤去大半。远远望见峭壁如裂,石莲洞就藏在万木葱茏的褶皱里。"看那洞顶!"有人指着高处惊呼。只见一块巨石如青玉芙蓉垂落,唐代罗隐题写的"石莲洞"三字嵌在岩壁上,千年风雨没能磨平笔画的棱角,反倒添了几分苍劲。两株古树枝干虬曲,像两位守门的老者,把晨光筛成金斑,落在洞口垂挂的藤蔓上,倒比任何寒暄都更显亲切。
拾级入洞的瞬间,凉意陡然漫上来,逼退了一身暑气。同仁们纷纷惊叹,伸手去触岩壁上的碧苔,那些深浅不一的绿,像是山水长卷洇开的墨痕。钟乳石倒挂如冰棱,又似莲花初绽,清泉从石缝渗出,滴答声在洞内荡开,像谁在轻轻叩击时光。"这就是授法洞吧?"当年总爱考据的老程指着一块横石,上面"授法洞"三字依稀可辨。相传弘忍祖师曾在此驻锡十三载,我们驻足时,仿佛能看见岩壁上映出僧众围坐的剪影,连呼吸都不自觉轻了几分。
洞径忽然右折,像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洞顶石笋如荷叶田田,一长石斜倚壁旁,恰似卧榻。"看那'隐'字!"老徐指着壁上狂草,笔锋飘逸如仙。传说这是汉钟离所书,罗隐曾在此借石为床。泉水顺着石壁流淌,渐成细瀑,汇入洞底的荷衣古池。池水清澈如镜,倒映着洞顶微光,有人轻声念起李白"荷衣落古池"的诗句,五人相视一笑,仿佛千年前的月光,此刻正落在我们肩头。
出洞西行,佛座石如天然围椅,旁有仙鹤、神虎状奇石相伴。"弘忍当年坐在这里打坐时,会不会想起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老程的话惹得大家笑起来。阳光穿过林隙落在石上,暖融融的,倒真有几分禅意。
东山石林里,我们像孩子般在怪石间穿梭。"这像不像当年开会时皱眉的主任?"不知是谁指着一尊虎蹲状巨石打趣,引得众人开怀。龙啸石上的题字笔走龙蛇,一线天的阳光如金丝垂落,抚摸着我们被岁月刻痕的脸颊。
登四顾亭时,暮色已漫上山峦。北望天柱,南观匡庐,西揖五祖,东望小孤,山风掠过耳畔,带来松涛与泉声。"当年说要来,一晃都二十年了。"不知是谁轻声感慨。是啊,二十年光阴,鬓角已添霜色,可此刻五人并肩凭栏,看千里云山翻涌,倒比年少时多了几分滋味。
返程时,回望石莲洞方向,洞口的微光如青玉芙蓉在时光里绽放。我们都明白,此行圆的不只是游洞的梦,更是对那段并肩奋斗岁月的回望。山水依旧,同仁仍在,这或许就是岁月最好的馈赠——让我们在鬼斧神工的奇观里,读懂彼此眼中不变的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