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三次演练场景映入眼帘,诸多心绪与记忆便翻涌而来。这让我不由想起在北京人大附小读书时,到天安门广场献花的肃穆时刻,也记起儿时课本里王二小的故事,那些与历史相关的印记愈发清晰。
演练场上,战士们被晒得黝黑的皮肤、滚落的汗珠,还有女兵们鬓角沾着汗水、发丝贴在脸颊上的模样,每一幕都让人动容;而陆海空三军列阵而过的新式装备,更让人真切感受到中国的强大,军威与国威尽显。
于是写下这篇文章,愿能与大家共情,也盼着9月3日那天,我们一同见证那场举世瞩目的大阅兵。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演练所见:那些跨越时空的联想》
作者/播讲:侯玉婷
晨光里,阅兵演练的轮廓在远处铺展开时,恍惚间竟和童年的碎片叠在了一起。那时我还在北京人大附小读书,攥着刚折好的纸花站在队伍里,跟着老师往天安门广场走去;那是献花的方队,白衬衫的衣角被风掀起来了,手里的花瓣蹭得指尖发香,周围是同学们叽叽喳喳的笑声,远处的红墙在阳光下亮得耀眼。

小时候的课本里总躺着王二小的故事,插图上他牵着牛站在山坡上,眼睛亮得像星子。老师念课文时,窗外的蝉鸣都轻了些,我们跟着念“把敌人引进了埋伏圈”,字句落在心里,慢慢地成了模糊却滚烫的分量。后来读更多抗战的故事,看老照片里硝烟里的身影,才懂那些胜利不是课本上轻飘飘的铅字,是无数的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 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

再看看眼前的演练场,风把战士们的迷彩服吹得鼓起来了。他们站得笔挺,阳光把皮肤晒成深褐色,汗珠顺着下颌线往下掉,砸在地上洇出小湿痕,却没有人动一下。女兵们的鬓角沾着汗,发梢贴在脸颊上,踢正步时裤边扫过地面,每一步都踩得扎实,眼里的光比日头还亮。远处,坦克的履带碾过尘土,装甲车的轮廓在晨光里泛着冷硬的光,陆海空的装备列成队,枪身的反光晃了一下眼睛,这是和童年记忆里模糊的“队伍”完全不同的模样,是钢与铁的分量,是藏在整齐步伐里的底气。

忽然就懂了“练兵千日,用兵一时”不是一句空话。他们流的汗,晒黑的皮肤,咬着牙的坚持,都是在把底气一点点攒起来的。这底气里,有对过去的记挂,也有对将来的笃定。
风又吹过,演练的号角声隐约传来。望着那片渐渐清晰的方阵,忽然很期盼9月3号那天。盼着这些身影走过长安街,盼着那些装备亮在世人眼前,那该是怎样的震撼?是让每个中国人想起课本里的故事时,能挺直腰杆的骄傲;是让世界看见,这土地上的人,永远记得来路,也永远有底气走向前路。

到那时,或许我还会想起小时候攥着纸花的模样。只是这一次,心里的滚烫,该更清楚是什么滋味了。

侯玉婷,广东广播电视台资深主持人,国家级主任播音员,中央电视台特邀主持人,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2020年荣获广东省文联、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布的【百期抗疫作品展】特别奖。曾获首届金话筒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称号、第十一届亚运会国家特别贡献奖、新中国建国60年60人全国优秀主持人奖、全国法制十佳主持人大奖、亚洲地区十佳主持人奖等各类国家及省市级奖项。1990年入调中央电视台成功主持第十一届亚运会,获得国家体委中央电视台特别贡献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