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查里
如果说从文坛隐退只是个人选择的悲哀,那么“文化剽窃”则是文人身份的彻底背叛,是精神世界的彻底崩塌。蒋某与唐某,这两位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文化符号,文坛中的骄骄者,如今却如苍蝇般俯伏在地,睁大眼睛,在别人的文化土壤上搜寻着可以窃取的“灵感”与“素材”。他们不再是文化的创造者,而是变成了文化的窃贼,扯着“学者”“作家”的幌子,干着文化骗子的勾当。
文化剽窃,远比普通的抄袭更为恶劣。它不是简单的文字复制,而是对一种文化生态的系统性掠夺。他们以“采风”“调研”之名,行“偷窃”“篡改”之实。地方文化,本是一方水土的灵魂,是历史与人民共同书写的集体记忆。它脆弱而珍贵,需要的是尊重、理解与传承。而唐、蒋之流,却视其为可以随意挪用的“公共财产”,无中生有、胡编乱造,将地方文化扭曲成符合自己商业逻辑或名利需求的“文化产品”。
这种行为,是对地方文化现状的严重破坏,更是对地方文化公序的粗暴扰乱。他们如同毒瘤,浸染着基础文化生活,让原本纯粹的文化交流变得浑浊不堪。地方文化工作者和普通民众,在他们的“包装”与“演绎”下,反而成了被边缘化的“他者”,自己的文化故事被外人篡改、盗用,甚至反过来被指责为“不懂文化”。这是何等的荒谬与讽刺!
更令人不齿的是,他们还将这种剽窃行为包装成“文化创新”或“跨地域融合”,用一套看似高深的理论来掩盖其“文化讹诈”的本质。他们毫无底线地消费着地方文化的信任与善意,将其转化为个人的名利资本。这种行为,不仅亵渎了文化本身,更践踏了文化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与人格尊严。
真正的文化人,应当是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他们应当融入其中,而不是凌驾其上;他们应当尊重差异,而不是抹杀个性;他们应当让文化更有价值,而不是让文化沦为商品。唐、蒋的所作所为,恰恰与这一切背道而驰。他们不仅没有让“文更有价值观”,反而让文化变得廉价、庸俗,甚至充满欺骗性。
他们的行为,也给整个文化界敲响了警钟。文化艺术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审美价值或经济价值,更在于其塑造民族精神、凝聚社会共识的核心作用。如果连文化人都开始践踏文化的底线,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期待整个社会对文化的尊重与敬畏?
因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文化剽窃行为,揭露这些“文化骗子”的真面目。我们要让更多的文化人清楚,真正的文化艺术,不是靠窃取与篡换得来的,而是需要沉下心来,深入生活,尊重历史,敬畏传统。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有生命力、有价值的作品,才能让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应有的光彩。
唐、蒋的堕落,是他们个人的悲剧,但更是整个文化界的耻辱。愿他们的例子,能成为一面镜子,照见每一个文化人内心的坚守与底线。文化不容亵渎,剽窃必遭唾弃!
“鸾扇斜分凤帷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在2025年中国情人节七夕节即将到来之际,《三苏文学》特举办“青神天梯杯”2025年七夕征文大赛,征集有关七夕的诗词、散文、小说等作品。
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玉蟾寺在白石岩上从寺庙上到山顶的石阶被广大网友誉为“青神天梯”,赋予爱情相爱相守的象征,是四方游客及网友争相打卡之地。
1、征稿时间:2025年7月23日至2025日8月31日。
2、作品应为与七夕节相关的小说、诗歌、散文等原创作品。
3、作品抬头应注明“青神天梯杯征文大赛”。参赛作品投《三苏文学》主编微信/ZWB612462。
4、参赛期间作品所有赞赏全部作为大赛运营费用及奖金。
5、参赛作品在《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上刊发,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选发。
6、作品在都市头条浏览量达4万、点赞及留言达20个(条)才能入围。
6、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赠送《三苏文学》会员资格一年,分别奖励精美荣誉证书各一本。优秀奖5名,赠送《三苏文学》会员资格一年。
7、2025年9月5日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获奖名单。
8、三苏文学招募会员,将在全国各省设立分社,壮大三苏文学社,会员可以升入管理层,投稿可优先编发。有意可联系主编微信/ZWB612462。
三苏文学社
2025年7月23日
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
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