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韶年
湖南古代属于楚国,虽然开发的比较晚,但却是人才辈出。有两句尽人皆知的话可以左证,第一句是“惟楚有才”,第二句是“无湘不成军”,可见其文武兼备。湖南文人众多,但湖南文人有一股湘民的“蛮”劲,所以,才有了谭嗣同这样的硬汉文人、有了沈从文这样的“乡下人”、有了丁玲这样的“武将军”。
湖南人重事业。所以,文人都喜欢从军,“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湖南军人骁勇善战,湘军名声显赫,但从曾国藩到毛主席,再到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粟裕、陈赓,等湘将多儒雅之风。
湘妹子没有川妹子的辣劲,却精干而聪慧,娶来做媳妇,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与江南人相比,湘民虽质朴,却不通脱,蛮劲发作时,五头牛都拉不回来。所以,常常会铤而走险,湘西盗匪残忍野蛮,应该是与此有关。
另外,湘民宗族意识很强,因此,常有集体械斗发生。湘人不善言谈,湖南话听起来瓮声瓮气,却蕴含着一股强大的爆发力。
黑、吉、辽三省的人,在关内人的心目中,往往是一体的,性格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统称——东北人。
整个东三省天寒地冻,古时侯地广人稀,近代大批关内移民涌入,尤以山东人居多,如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英雄杨子荣,原名:杨宗贵,其祖籍为山东牟平人;匪首座山雕,原名叫:张乐山,祖籍也是山东淄博人:还有匪首徐大马棒同样也是山东莱西人。就连“东北王”,北洋军阀奉系首领、北洋政府第十四位国家元首张作霖,祖籍同样也是河北省大城县冯庄村人。
在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王法”往往是鞭长莫及,因此,便逐渐形成了一种好勇斗狠的豪气。人们说“不到东北,不知道胆小”,道出了东北民风的强悍。但如果你以为东北人都喜欢玩儿命,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大多数东北人与关内的山东人,河北人相比,不仅显得更加文质彬彬,而且能言善辩。
北京的侃爷多耍贫嘴,东北的辩手则往往以严谨的逻辑取胜,北京人的幽默带着某种无奈,而东北人的幽默却爽直而又带着几分狡黠。在为人上,东北人表面豪爽,内里却暗藏心计,处事相当细腻,玩起计谋来更是花样百出,做的过分者,常常给人以大奸大滑之感。即使对人恨之入骨,东北人也很少像南方人那样,立马撕破脸皮,而是引而不发,待机行事。
在哈尔滨和长春的的人行便道上,你随时会看到漂亮的女孩子,她们讲一口东北的普通话,听起来比较舒服。而在大连,虽然也是美女如云,但女孩子们的口音却与胶东方言相似,听起来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与她们漂亮的外貌和洋气不太相称。
顺便再多说两句,出卖杨靖宇将军的叛徒共有四个人,其中三个人被明确记载:
第一个是程斌,原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也是杨将军最信任的助手。1938年率部115人叛国投敌,组建“程斌挺进队”,摧毁了抗联补给线,直接导致杨将军陷入绝境。
第二个是张奚若,原抗联机枪射手,1938年叛变。据1965年叛徒王佐华供述,张奚若曾参与逼迫杨靖宇将军就义。
第三个是柴世荣,原抗联第一路军警卫团团长,1938年叛变,其叛逃后向日军提供抗联情报,加速了杨靖宇将军的牺牲。
但遗憾的是,这三个叛徒竟都是地道的东北人。
作者名片;柳洪昌:笔名韶年,衡水市人,当代文学集萃平台签约作家,小说主编。现为《百度人才文学院》旗下《红豆文学名人堂》榜上诗家平台,特邀金牌金笔小说主编,《精品作家网》首席小说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