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汉台区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 郭浩
在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汉中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举办了“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工作素能”研修班,我能参加本期学习,深感荣幸。 8月13日上午从汉中出发,乘动车行程5小时10分到达太原南站,后乘大巴于晚7时到达山西阳泉市。
8月14日,首站来到位于阳泉狮脑山的百团大战纪念馆。百团大战从1940年8月20日开始,至1941年1月24日结束,历时5个月零4天。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对抗日根据地实施军事封锁,以铁路、公路为交通网、碉堡为据点,分割封锁根据地,隔绝八路军各部的联系),遏制了国民党顽固派中妥协投降的逆流,极大鼓舞了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和信念,对夺取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接着,参观了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该园位于山西阳泉市城区南庄路,以工业遗产为核心,通过改造阳泉水泵厂旧址打造而成,是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
下午乘大巴约6小时到达榆林绥德市。
8月15日,参观了绥德革命纪念馆。该馆是榆林市首座大型纪念馆,馆内介绍了王震将军率领八路军359旅从山西返回陕北、驻守绥德,为党中央守护东大门的历史;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习仲勋在抗日战争期间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时,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劳动竞赛与大生产运动的事迹;讲述了共产党员李子洲在陕北宣传革命和共产主义真理、发展党组织、为革命英勇牺牲的光荣经历。李子洲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担任绥德师范校长,1929年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病逝时年仅37岁。
随后,参观了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教育遗址——绥德师范旧址。李子洲担任绥德师范校长时,提出了“读书勿忘救国,救国勿忘读书”的校训。
下午前往米脂杨家沟革命纪念馆。1947年11月22日至1948年3月21日,党中央在杨家沟领导中国人民解放战争4个月。毛主席主持召开了著名的“十二月会议”(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撤离延安后在陕北召开的最后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主持,主要议程是讨论和通过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书面报告。报告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评价了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的意义,总结了革命战争经验并提出十大军事原则,强调彻底改革土地制度,明确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成为推动革命的行动纲领。“十二月会议”在革命高潮到来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推动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8月16日上午,参观陕北民歌博物馆。该馆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是2018年5月对外开放的专题性博物馆,以抢救、保护、传承、弘扬陕北民歌为核心,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展览方式,通过现场表演、互动体验等形式展现陕北民歌文化。
下午开展座谈交流。榆林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霍东平、汉中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刘保民分别介绍了两地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工作情况,与会学员发言交流,认为双方在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创新活动方式、注重实效、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本次交流为两市进一步做好延安精神“五进”活动起到助推作用。
传承红色基因,推进示范点建设
坚定理想信念 延安时期,党中央从关乎中国革命胜利的战略考量,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极大坚定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有效提升了凝聚力与战斗力,最终取得全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新时期,强国富民的道路依然漫长,社会需持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历史展览、主题教育、“五进”活动等形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大局。
弘扬自力更生精神 1941年,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响应党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挺进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战士们用镢头开垦荒地,靠纺车织布,短短三年将“烂泥湾”变为“陕北好江南”,解决了边区物资短缺问题,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当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困难,需鼓励创新与创业,通过政策扶持、技能培训等措施,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倡导艰苦奋斗作风 艰苦奋斗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党实现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伟业。
当前,需对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开展社会实践教育,通过红色旅游、主题研学等活动,让青少年亲身体验艰苦奋斗的内涵,培养吃苦耐劳的品格,为强国富民贡献力量。
践行群众路线 自延安时期起,群众路线便成为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凝聚民心、推动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保障。
数字时代,群众路线延伸至网络空间,要求党员干部既要关注线上民意,也要深入线下解决实际问题,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常态化反馈机制,确保政策制定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建设延安精神示范点 汉中历史悠久,各时期均有广为人知的红色故事,应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建设一批延安精神示范点基地:
西部记忆文化创意特色街区:是汉中市汉台区将历史工业遗址改造而成的文旅融合新地标,核心定位于“文化+科技+创意的复合型产业园区”。街区前身为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西郊机场员工宿舍区,部分建筑保留红砖瓦房原貌,墙面装饰老照片和飞机模型元素,重现抗战时期机场历史记忆,拟在此建设汉台区延安精神教育基地。
汉台区辖区内的石门大坝、汉江机床厂、汉江工具厂及延安铁路的修建等,均是在延安精神鼓舞下完成的建设项目,具有丰富的红色挖掘价值。
宗营镇郭湾村“知青点”:拟补充内容,进一步反映该时期的风土人情与群众精神面貌。
欢欣笑语搞研学 本次研学活动虽顶着酷暑烈日、长途乘车,但学员们自始至终欢声笑语。从阳泉到绥德近500公里的路程中,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刘保民领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将欢乐气氛推向高潮;市延会副会长及参会学员争先恐后歌唱《歌唱祖国》、《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歌曲,还进行了毛主席诗词朗诵等活动。欢声笑语伴随着大巴车前行,6个多小时的车程竟未让人感到困乏,此行仿佛让我们回到了孩儿(学生)时代。
市延会组织的“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工作素能”研修班,必将为我区更好开展延安精神“五进”活动注入新的元素。平台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