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岷县洮河小壶口瀑布,漆军艺作品欣赏
岷县洮河小壶口瀑布,漆军艺作品欣赏
精华热点
洮河小壶口
文/漆军艺,
岷州胜景韵悠长,洮水壶口气势彰。
裂岸惊涛吞日月,溅玉飞珠映穹苍。
千里江山行足下,万载青绿希孟当。
胜境奇观吟不尽,笔底此画是吾乡。
好多人可能还不知道!离岷县城四十里的西寨镇刘家堡子村附近,有着一个少为人知的地方,它就是野狐桥顺流而下五百米处的一道石峡,近看你就会发现这里有着奇特而又天然创意的地方,暂称———“洮河小壶口”。 记的第一次到这里时,是看到河床宽,本想着下去捡洮河奇石。不料想洮河奇石没捡着。发现了这片形似千里江山图,又似壶口瀑布的地方。当时也没在意,就觉得好看而已。后面创作洮河题材的画时,便又跑了一趟这里。在路旁停好了车,便沿着公路边的小路来到河边。正逢夏季,青草茂密,穿过草丛,面前的场景还是会让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次是带着创作任务来的,观察的就比较细致了。
洮河水是执着的,它不分昼夜地冲击岩石,哪怕岩石坚硬如铁,也在岁月侵蚀下渐渐“妥协”,让出一道道沟壑、一个个深潭。可岩石也并非全然被动,它们以自身的棱角、纹理,改变着水流的方向,让河水或分流、或汇聚,形成复杂的水势。有时,水流会在岩石的夹缝中寻到出路,有时,又会在岩石的阻挡下回旋激荡,形成一个个漩涡,似大地深邃的眼眸。看着这些常年让洮河水冲刷成各种造型的石岩时,眼前活生生的一幅王希孟的长卷巨作“千里江山图”景观。这里的场景参杂着多种透视法的结合,好像山峰相连,使石岩的造型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同时穿插着高远、深远、平远多种构图方式,山峰的高远展现雄伟险峻,画面跌宕起伏,十足的展现出千里江山图的壮阔气势和丰富层次,天然的画面布局合理,疏密得当。河水的冲刷使石岩出现转折与顿挫的线条的变化,使山石形态更加生动形象。若逢雨天,在群山密集之处形成开阔的水面、平原等,使这里张弛有度,避免了拥挤和杂乱之感,犹如江河湖泊用平远法体现开阔辽远,表现山谷等场景用深远法增加层次感和纵深感,让观者能在欣赏宏大场景的同时,也能留意到丰富的细节。整个岩石的画面感空间层次分明,把整个千里江山图的山形体现的活灵活现。
在这干净的石岩上走着,有一种江山就在脚下的感觉,令人心潮澎湃。这时,阵阵轰鸣声将我从千里江山图中惊醒,抬头望去不远处的黄色石岩犹如一条巨龙把头伸向水潭,那边的黄色石岩显得更加巨大,造型也非常独特。走到近旁,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折,洮河水在抵达瀑布前相对平缓的流淌,瞬间就变得汹涌狂暴。河水从高处倾泻而下,落入下方狭窄的河道,激起冲天的水花与白雾。就在这刚硬的石岩上,一位撑着伞的美丽身影,身着长裙,缓缓的走过石岩。她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仙子,伞面撑开的弧度,恰好接住了阳光与诗意,长发飘动间,把岩石的硬朗与柔美,悄然融合成了这幅令人心悸的画面。浑黄的浊浪裹挟着泥沙,像是无数条巨龙在空中盘旋,又像是无数头猛兽在咆哮。站在巨大的石岩上,洮河的小壶口瀑布就在脚下,心瞬间被震撼攥紧。河水在狭窄的河床中奔涌,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仿佛整个天地都在这声势浩大的轰鸣中震颤。河水撞上巨石,如千万匹野马脱缰,嘶吼着、咆哮着俯冲而下。水花炸起白雾,在阳光下扯出朦胧银纱,轰鸣声盖过一切喧嚣,似天地间只剩这股摧枯拉朽的力量,把山河的磅礴与倔强,狠狠砸进眼底、刻进心里,让人臣服于自然的雄浑,沉醉于这浓缩的“小壶口”气魄 。
俯冲而下的洮河水把下面岩石冲击成了深潭,嵌在小壶口瀑布下方乱石丛中,气势汹汹得让人惊心,似巨兽在水底低吼,形成河水狂放奔涌的另一重舞台。湍急河水自高处扑落,撞向深潭刹那,似千万吨重锤砸下,激起的浪涛疯狂翻卷,在潭面撕扯出狰狞纹路。潭水像被激怒的野兽,漩涡一个接一个打转,妄图把周遭一切拽入深渊,那闷雷般的声响,是它咆哮的底气,连日光都被这汹汹气势逼得黯淡,在乱石与浊浪间,演绎着自然野性的狂欢 。从另一侧绕行至瀑布下面,眼前水势叫人震撼。瀑布冲击而下的水流,狠狠扎进深潭,瞬间搅得潭水天翻地覆。黄褐色的潭水因这强力冲击,疯狂涌动、翻卷,形成一道道狰狞的浪涡,像是大地裂开的深口,要把周遭一切吞入。潭面满是破碎的水纹,大的浪头刚涌起,就被后续力量拍碎,化作更细碎的水花、更汹涌的湍流,彼此纠缠、吞并,仿佛在进行一场永不停歇的角力。水色浑浊却透着悍戾,泥沙与水交融,让这深潭成了混沌的力量场,每一道波纹里都藏着摧枯拉朽的劲道。
若静下心来,站在潭边,细观着洮河小壶口的水浪,能清晰感知到水势的汹汹野心,它不断啃噬潭岸岩石,用千万年的执着,拓宽、加深自己的领地。会发现这是一场水与石持续千万年的对话。水的柔性与石的刚性,在此碰撞出奇妙的韵律。这对话里,有力量的角逐,更有相互的塑造。水因石而有了跌宕的姿态,石因水而有了灵动的痕迹。这让我仿佛看到了洮河的两种性格:一种是狂暴的,一种是温柔的。这两种性格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洮河最独特的魅力。洮河的狂暴,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它代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洮河的温柔,则是一种智慧的象征,它代表着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胸怀。它们共同塑造的,不仅是眼前的瀑布景观,更是这片土地独特的地质风貌与生态环境。周边的草木,依傍着这方水土生长,根系深入岩石缝隙,汲取着洮河水汽滋养,又以葱茏的绿意,柔化了水石交锋的硬朗,让整个场景多了几分生机与和谐 。在这山河间的磅礴诗意里,找寻心灵与自然共鸣的旋律,让那瀑流的轰鸣,成为生命里难忘的回响,诉说着自然的伟大、岁月的悠长,以及我们对这方水土深深的眷恋与守护的决心。
在这条大河的滋养下,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中华民族得以繁衍,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兴衰,也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成长。洮河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它让我明白,一个民族的伟大,不仅在于它的力量,更在于它的智慧;不仅在于它的狂暴,更在于它的温柔。深潭水势,是洮河不羁灵魂的注脚,以狂暴之姿,书写着自然最原始的力量史诗,叫人望之生畏,却又忍不住被这股野性深深吸引 。这动人的自然景致,恰似这丝带间迸溅的一颗明珠,以它独特的磅礴与诗意,在岁月里静静流淌,等待着每一个驻足者去聆听、去感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