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乒乓球老翁变帅哥
乒乓、乒乓,一阵阵清脆而有节奏的乒乓球击打声,伴随着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朝阳四射,彩霞飞舞。初秋的早晨,凉爽新鲜的空气,迷人的自然环境,给峰峰美雅小区带来了勃勃生机。
晨练的人们,三五成群,汇聚在小区大小广场的每个角落,有打太极拳的,练八段锦的,踢毽子的,打羽毛球的,遛弯散步的……。 小区东、西两个乒乓球活动场地,显得格外活跃。9台乒乓球案子,已被前来健身打球的一群球友们各占一方,有单打、男女混合双打、还有练基本动作的。别看有的已年过花甲,有的步入古稀之年,但个个精神抖擞,专心致志。正手攻球、推挡喂球、搓、拉、削、打,你来我往。小小乒乓球在天蓝色的球案上,按照一定弧线轨迹有规律地跳跃着。好球!一个猛烈的扣杀,对方不慌不忙拉一个漂亮的弧旋球,又一板扣杀,再回一个弧旋球。精彩的球技表演,引来阵阵喝彩声,叫好声,气氛和谐而开心。
美雅小区是峰峰集团棚户区、沉陷区改造,于2012年在峰峰矿区北城新区新建的一个居民小区。这个小区共有40栋十八层住宅楼,分东、西两个区域,有4100多户,来自峰峰集团所属十几个煤矿、企业的拆迁移民户,且大部分住户为退休职工和家属。乒乓球运动曾是峰峰集团的传统体育强项,培养出多名省级、市级优秀乒乓球选手,并在全省、全市比赛中拿过大奖。所以在退休职工中蕴藏了许多乒乓球业余教练和运动健将。因此,美雅小区也成为全区社区乒乓球运动高手云集的一个小区。
打乒乓球圆了我少年时的一个梦想。上小学时因买不起球拍,只能看同学们打乒乓球,参加工作后,几十年忙忙碌碌没有时间学打球。2018年小区安装了乒乓球台案,每天早晨,有节奏的乒乓球击打声和老师们优美的打球姿势吸引了我。从未摸过乒乓球拍,当时都六十多岁了,还能学会打乒乓球吗?带着试试看的想法,我和老伴向老师请教。王齐教练鼓励我,只要用心学,一定能学会打乒乓球,并开始手把手一点一点地教我握拍、站姿、发球、击球等打球初级动作。之后又在王庆林等多名老师和教练的精心指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不厌其烦地练习基本动作。
为了打好球,三年疫情期间,我在自家客厅用自制的木架子上放两块1米的陶瓷地板砖当球台,和爱人练习打乒乓球。经过努力,打球的姿势和基本动作有了明显改进和提高,受到教练们的一致好评。小区大部分新手都跟我一样,已年过半百,从零起步学打乒乓球,但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个个都像乒乓球运动员一样,打球动作有模有样,虽然五花八门,还不够规范,但这种精神值得称赞。有的动作娴熟、敏捷,攻球、防守、打的游刃有余。训练型对打几十个乃至上百个汇合都不在话下。球友和邻居们都夸我们这帮老家伙是乒乓爷爷、奶奶,乒乓姥爷、姥姥。 参与乒乓球运动是为了预防老年痴呆,提高健康指数的一项重要活动。小小乒乓球看似很简单,其实内涵奥妙无穷。攻、守、防、打、搓、拉、削、推变化多端。从打球的基本要领和运动规则,要求眼、耳、手、臂、腰、胯、腿、脚形成整体合力,瞬间完成盯球、找球、击球动作。并且根据球运行的轨迹方向、球速、高低、弧线、落点、旋转等,判断确定击球时球拍的角度、力度、速度。这也算是一项高难度、高灵敏度、高度集中协调配合的体育运动项目。所以对人的大脑快速反映活跃度、眼睛盯球的灵敏度、手、臂、腰、腿、脚的密切配合协调度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项运动能激活身体各个部位神经的细胞,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肌能活力,锻炼肌肉的柔韧度,每天坚持锻炼1至2个小时,的确对预防老年痴呆将起到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我深有体会的是,原患有脑萎缩和心脏病,7年来坚持打乒乓球,脑萎缩和心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不仅大脑思维保持良好,眼不花,耳不聋,而且经常参加各项社会活动还要写稿子,都不感到累。今年6月份健康体检,化验单显示,各项指标没有出现一个“↑”或“↓”,全部在正常值范围内。我虽然已是“70后”,但大伙都说我像60岁的帅哥。 由于这项运动具有普及性,不分男女老幼都可参与,因此参加此项活动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打球爱好者中有一半是夫妻同台,相互促进,互帮互学,打球的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2023年4月12日,由美雅小区社区委员会、物业管理处、业主委员会联合举办第一届“美雅杯”乒乓球友谊赛,40多名乒乓球爱好者参加了比赛活动,在小区产生了很大影响力。同时还多次邀请区乒协和其他社区乒乓球团队来美雅小区搞乒乓球友好比赛活动。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为了预防老年痴呆,许多打扑克牌、打麻将的牌友,成了打乒乓球的球友。这项群众性体育运动正在逐渐普及扩大。 以球交友、切磋球技、增进友谊。2020年在几位教练的倡导下,十几位球友自发成立了美雅小区东区民间乒乓球协会,并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和会员守则,树立了“以球交友、切磋球技、增进友谊”的理念。从教练到会员自觉遵守打球规则,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团结协作。形成了一个小团队大家庭的和谐氛围。几年来,尽管打球的球友和学员不断更换,但优良的思想品德和互帮互学的打球风格一直发扬光大。小小乒乓球把大家凝聚到一起,成为一个大家庭。冬天下大雪,天一亮就有人拿起扫帚铁锹,把乒乓球台、运动场地上的积雪打扫的干干净净。平时早上总有人提前到场地把球台和地面打扫一遍,靠路边的围栏是大家用捡来的树枝、废旧广告布、旧凉席等材料拼对捆扎起来的。打球运动中,不管谁拾起掉在地上的球交给对方,都能听到一声甜蜜的“谢谢”二字,作为有礼貌的回馈。看似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动作,却映出的是每个人的品质和格局,是对球友的大度和尊重。 在提高球技方面,王庆林教练经常给大家讲,你们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辈的人学打乒乓球,目的不是去打比赛,主要是学好动作,练好基本功,无论正手反手、搓球、推挡,把动作做好了,球自然就打好了。目的是为了健康养生,延年益寿。让别人一看这个老爷爷、老奶奶球打得真不错,就心满意足了。(陈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