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铜镜照妖现原形 心灯不灭自通天
离了嘉兴府,取道天目山。行至半山腰,忽见云雾缭绕处露出飞檐斗拱,原是一座古寺。山门前却乌泱泱跪着香客,个个面黄肌瘦,对着寺内一口古井叩拜。
济公扯住个老汉问缘。老汉颤巍巍道:“大师有所不知,慧明法师的铜镜井乃佛祖所赐!照一照便知前世今生,只是...”压低声音,“照过之人,三日內必得捐尽家产,否则横祸临头!”
济公眯眼望去,但见那井口隐隐泛着绿光,分明是妖气。笑道:“有趣!和尚我也照照!”
挤进大殿,果见个胖大和尚持铜镜立于井边。香客照镜时,镜中便现出蛇影狐形,吓得众人纷纷变卖家产“消业”。
轮到济公时,慧明法师喝道:“疯僧退后!你妖气冲天...”话未说完,济公突然夺过铜镜对准法师:“不如先照照阁下!”
镜中竟现出只黑毛鼠精,抱着元宝啃噬!香客大哗。慧明暴怒欲抢铜镜,济公却将破扇往井口一盖:“鼠辈!还不住手!”
井中突然喷出黑烟,现出原形——原是只百年鼠精,借寺庙敛财修炼。那铜镜更是害人法宝,照出的幻象专为恐吓百姓。
鼠精龇牙扑来。济公不慌不忙,从破钵抓出把黄豆撒出:“请猫将军!”
豆子落地化作金睛大猫,追得鼠精满殿乱窜。香客们这才醒悟,纷纷操起香炉棍棒围堵。
鼠精困兽犹斗,突然吐出一颗黑丹:“疯和尚!我与你同归于尽!”黑丹爆开毒雾,众人掩面倒地。
济公叹道:“执迷不悟!”解下腰间草绳抛去——那绳子如灵蛇般缠住鼠精,越收越紧。鼠精哀嚎:“大师饶命!我愿散去修为...”
“早该如此!”济公将葫芦酒泼向毒雾,雾气顿消。又对鼠精道,“你窃居佛门,败坏佛法,该当何罪?”
鼠精叩首:“愿散尽不义之财,重修庙宇。”
“不够!”济公指向殿后,“那井底冤魂又如何?”
原来鼠精将质疑者皆沉入井中!井底竟有七八具白骨。香客们怒不可遏。济公却道:“且让它将功折罪——”突然挥扇将鼠精打入井中,“镇井百年,超度亡魂!何时井水变甘泉,何时还你自由!”
转身对众香客道:“诸位居士,铜镜照妖,不如心灯自照。”说着吹口气,那铜镜飞上半空,镜面如水波荡漾,渐渐映出每个人心底最怕的贪嗔痴念。
众人看得冷汗淋漓,纷纷跪拜:“求大师指点迷津!”
济公大笑:“迷津不在远处——”破扇轻点各人心口,“佛性本自具足,何须外求?从今日起,此寺更名‘心灯庵’,不供佛像,只悬明镜!”
又从井中捞起碗水,念咒洒向四方。被鼠精骗去的家产竟从虚空中纷纷落下,物归原主。
夕阳西下,济公踏云而去。香客们抬头忽见天幕如镜,映出济公歌谣:
“铜镜照妖妖更妖
心灯照妄妄自消
若向井中求佛法
捞月何如点灯牢!”
那口古井后来果然涌出甘泉,饮之心神清明。鼠精日夜在井底诵经,井壁渐显《心经》全文。百年后井枯精去,唯留“照心井”遗址,至今常有旅人在此顿悟。
(第八章 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