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林对王巧英七律《张家界地质公园感吟》的赏析与解读
作者马学林:国家一级诗人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一、王巧英社长的这首七律以张家界地质奇观为吟咏对象,通过凝练的语言与多维度的艺术建构,将自然造化与人文情怀相融合,呈现出一幅灵动超逸的山水画卷,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似如深临其境。
二、首联“风光胜境绿盈川,秀水奇峰出自然”以宏阔视角总揽全景,一个“绿”字点染出森林公园的生态特质,“出自然”三字则暗含对地质演变亿万年时光的礼赞。颔联聚焦微观体验:“涯壁迴眸怀器宇”以仰视角度凸显山崖的雄浑气度,将地质形态升华为精神器宇;“云台慢步似神仙”则通过游人登临的具身体验,营造出天人合一的意境。两句一俯一仰,形成空间张力。
三、颈联转用听觉通感:“溪流澄澈画廊醉”以“醉”字拟人化水韵,“绮树清幽古调酣”则借“古调”隐喻自然天籁,使视觉与听觉交织成沉浸式审美场域。尾联骤起奇峰,“怱见天门霞色起”扣合张家界天门山实景,而“外星来客紫灵帆”更以超现实笔法,将霞光幻化为外星飞船,既呼应张家界作为《阿凡达》取景地的当代文化印记,又以浪漫想象突破传统山水诗的范式。
四、全诗恪守七律法度而能出新意,对仗工稳中见流转生机(如“涯壁”对“云台”、“画廊醉”对“古调酣”)。尤其尾联的科幻意象,为古典诗语注入现代性解读可能,彰显出传统诗词创作与时俱进的生命力。这种既根植地质特征又超越具象的书写,正是对“山水文学”当代价值的精彩诠释。
【附件】:
(一)
张家界地质公园感吟
文/王巧英
风光胜境绿盈川,秀水奇峰出自然。
涯壁迴眸怀器宇,云台慢步似神仙。
溪流澄澈画廊醉,绮树清幽古调酣。
怱见天门霞色起,外星来客紫灵帆。
(二)诗作来源:
草原雄鹰诗社2025第1期周刊作品展播——作者【草原雄鹰诗社诗人】
王巧英,呼和浩特市人,从小喜欢文学、喜欢草原,心在草原,情在内蒙。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草原雄鹰诗社创始人,草原雄鹰诗社社长。笔名雅涵。诗词作品多见诸报刊和网络。诗词作品常发表于报刊及网络平台,代表作包括《茶》《酒》《家》等,曾获多个奖项。
马学林,男,回族,中共党员,退役军人,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文化艺术博士,国家一级诗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格律诗词),国学家、文学家、汉学家、改革先锋艺术家、当代中国百强诗人、当代中国诗坛杰出诗人、当代杰出文艺工作者;世界孔子学院终身名学誉院长、香港国际商会联合体终身名誉主席;获中国当代十大文化学者荣誉称号、获首届人类文明大赛文化艺术类金获、2022年获中共中央在党50周年纪念章、2025年亚州地区艺术先锋、获亚州国际艺术勋章;获联合国文化艺术丰碑奖、艺术评审委员会终身副主席,世界艺术影响力领袖。到2025年8月写有两万三千九百多首格律诗。同年4月获(雅集京华《第八届百家诗会》一等奖,被授于“新时代诗词文化践行者”荣誉称号;5月获大美东方第三届全国诗书画大赛“金奖”;荣获“中华文化永固杯终身成就奖”、并被授予“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与传承人”、“国宝大师”荣誉称号;
由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马学林著《百首诗词颂时代楷模拜四俊》200首诗);6月,获第四届矛盾文学杯全国文学艺术大赛“金奖”;7月,获中共中央颁发“七一勋章”和“七一勋章证书”;还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人民日报社、中国文联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六部委共同授“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称号。被诺贝尔文学研究院聘“终身文学顾问”;论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楹联的美学思想研究》入编中国楹联学会《非遗里的楹联优秀论文集》,并获优秀论文证书。8月,获中国CCTV央视新闻官网终身荣誉顾问(厚德载物,德艺双馨)—(2025年8月23日于银川)。
作者马学林:国家一级诗人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格律诗词)
2025年8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