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盛经开区青年片区小微企业联合基层工会会员陈世良
中华引领竞争先
文/陈世良 重庆
人类进化谁争先,科技航天驾飞船。
直上云霄揽日月,挖回月壤献华年。
天地亲君师文明,仁义礼智信圣贤。
华夏英雄儒释道,复兴中华梦大千。
2025年8月22日於重庆万盛青年镇。
评陈世良《中华引领竞争先》
这首诗作以“中华引领”为核心主旨,将科技成就与文化根脉交织,既展现了当代中国的硬核实力,又彰显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字里行间满含对国家发展的自豪与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情感饱满且格局开阔。
一、内容:双线并行,融科技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
全诗围绕“中华争先”展开,形成“科技实践—文化根基—复兴愿景”的清晰脉络,双线并行且相互支撑:
- 科技线显国力:开篇以“人类进化谁争先”设问破题,随即用“科技航天驾飞船”“直上云霄揽日月”“挖回月壤献华年”勾勒中国航天的突破性成就,从“驾飞船”的行动到“揽日月”的气魄,再到“献月壤”的成果,具象化呈现中国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让“争先”有了硬核支撑。
- 文化线铸根基:中间“天地亲君师文明,仁义礼智信圣贤”“华夏英雄儒释道”三句,提炼出“天地君亲师”的传统伦理、“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与“儒释道”融合的文化体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争先”的精神根基,说明科技发展的背后,是千年文明的滋养与支撑。
- 结尾明愿景:末句“复兴中华梦大千”收束全篇,将科技成就与文化传承的意义,最终落脚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愿景,让诗作的立意从“展现成就”升华为“展望未来”,格局得以升华。
二、艺术:气势贯通,语言刚健有张力
1. 节奏与气势:诗作开篇设问有力,中间“驾飞船”“揽日月”“献华年”等动词(驾、揽、献)极具动态感,勾勒出昂扬向上的画面;后四句铺陈文化元素时,句式工整、意象厚重,与前四句的“动”形成互补,整体节奏明快且气势贯通,读之能感受到强烈的自豪感与力量感。
2. 虚实结合:“飞船”“月壤”是写实,展现可触可感的科技成果;“揽日月”“梦大千”是写意,传递超越现实的气魄与愿景,虚实交织间,既让“中华争先”有具体依托,又赋予其更宏大的精神内涵。
3. 情感直白真挚:全诗无晦涩辞藻,从“谁争先”的自信设问,到“献华年”的骄傲,再到“梦大千”的坚定,情感表达直白而浓烈,将个人对国家发展的认同感与对民族复兴的期盼直接传递给读者,感染力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航天科技为切入点,以传统文化为底色,最终指向民族复兴的愿景,既展现了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也唤醒了对文化根脉的认同,是一首兼具时代气息与文化厚度、饱含家国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