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诗品读
✦ 淮河赋(之三十)
□ 童 年(安徽)
1
河床在龟裂处折叠星象
水鸟的影子沉入淤泥
成为鱼群争相传阅的
双墩刻符
堤坝咀嚼着年轮
而月光,正为鹅卵石
缝制透明的裹尸布
2
船桨把黄昏搅成墨汁
芦荻,又在岸边练习草书
每个笔画都渗出
匪夷所思的文脉
暗流在桥墩下打结
解开时,抖落七千年的
铁锈与蝉鸣
3
每年汛期是大地的隐喻
漩涡吞下一大片村庄
又从浪尖吐出
被时光啃噬后的瓦当
摆渡人用篙尖挑破黎明
露水滚落的声响里
藏着上游喑哑的吼叫声
4
退潮后,谁在沙洲晾晒鱼骨
渔网的破洞漏出
几个被水泡胀的朝代
相拥而泣
暮色漫过防洪墙时
有人用手指在青苔上
写下:逝者如斯
❂ 诗人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泛审美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