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寄素笺新燕语,灵犀斑淡蔚荷亭 1270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浮生如寄霜鬓蓬
盘马弯弓志犹浓
壮骨化作流萤舞
望断潇湘三五峰
千岩竞秀万江红
几处渔光点萍踪
数萤有耀难成火
共筑金鸥百世功
清露凝香润芳丛,星河摇曳月朦胧,欲寄笺素新燕语,灵犀斑淡蔚荷亭。《易传》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故而大学之道,在明其明德,在亲其兆民,在止于至善。世间真正的学问之道就是大化天下,就是教民读书明理,立信做人,而非创业垂统,求田问舍。大学问者非学“富润室”之术而通“德润身”之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由此可知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有三项重要任务,一是传道即宣讲宇宙人生道理、自然规律,二是授业即传授各个行业技能、生存技巧,三是解惑即解答人们在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疑惑,而一切学问以传道为先,以明理为优。什么是明理呢?理就是道理,明理就是明白了达人生宇宙的一般道理及其内在运动规律。只有明白了事物的道理我们在纷繁琐杂的现象面前才能抓住本质性的东西,并发现隐藏在事物中的内理规律,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面前,才能抽丝剥茧,中道而行。《易经.系辞传》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这八个字竞能将宇宙人生的道理全部揭示。“精气”代表宇宙间的两种存在状态,“精”为阴,“气”为阳,“游魂”就是散入宇宙能量中的意识或精神,它存有于宇宙万物之中,“气聚则形,精散则灭”,其聚与散则随“游魂”而变,此谓开务成物,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沧浪挥毫泼颢穹,莫负星光历晓钟,书山未老勤为径,帘垂砚墨映月瞳。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崇德广业,厚德载物,德者本也,业者未也。万物之理复杂又简单,说它复杂是因为“理”是看无形无象的,它隐身于现象的背后或者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可悟而不能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若言“理”之简单呢,大道至简,无人相信!《道德经》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最深奥的道理往往表现为无中生有、虚中生实、开务成物、生生不息。易为百经之首,太极阴阳与金木水火土五行即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大厦与活水源头,万道之理皆可通过阴阳五行反馈其踪迹。道理又是什么?道是理的本体,理是道的外现,我们明白了宇宙的道理,世间之理不过是自然之理的分支而已,天下万理其实一理,古人所言触类旁通其实就是明“理”后对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豁然开朗。城南蕴色浸秋空,云外归鸿掠影匆,箫声卷起洞庭雨,独听泉韵和风声。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九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