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无影织女梭】
梅雨淅沥连下十日,张家村的织机都停了工。外乡来的绸缎商趁机压价,一匹细绢只换得半斗糙米。村姑们围在蚕房垂泪,忽见济公踩着水洼唱道:"蚕哭丝尽商人笑,不如拆了织机当柴烧!"
说着真抡起破蒲扇拍向织机。木屑纷飞间,竟有银丝自榫卯处绵绵抽出,在雨中自动交织成匹。更奇的是蚕房里的病蚕纷纷蜕皮,吐出的丝线泛着七彩光晕。济公将酒水泼向丝帛,那布料竟滴水不沾,反在阴雨天泛出暖阳般的光泽。
绸缎商连夜携银钱逃遁,却在村口撞见个提灯笼的白衣女子。女子指间银梭翻飞,将商人裹成个蚕茧。翌日村民发现茧中人时,他正喃喃忏悔:"三年前我逼死苏州织女,该偿她千匹万帛..."
济公撕开茧壳放出商人,将那些银丝帛分给村姑:"贪心似茧自缚,慈悲如丝渡人。"风中传来轧轧机杼声,老辈人说像极了当年投井的绣娘在夜织。
【第六章 倒流河】
伏旱时节,村西小河见了底。县太爷却下令封河修坝,要村民凑钱买水。济公醉卧在干裂河床上,忽将酒葫芦砸向河神碑:"龙王爷睡昏头了,且看和尚倒转乾坤!"
但见葫芦中涌出酒瀑,竟推着泥沙逆流而上。上游水坝轰然崩塌,河水却违反常理往高处奔涌,在村口分成三股清泉:一股灌禾稼,一股烹茶饭,一股竟托起落水孩童送回岸边。
县太爷乘轿来查,济公将蒲扇掷入河中。那扇子霎时化作巨鲤,张口吞没官轿仪仗。衙役们惊惶四顾,忽见河底浮起块古碑,刻着"洪武八年,县令张某掘堰夺水,天罚大旱三载"。
夜幕降临时,县太爷独自跪在河滩。济公提着荷叶包走来,抖出些鱼饭:"治下百姓如涸泽之鱼,父母官可心安?"忽闻水声淙淙,那荷叶中竟流出不竭甘泉——原是当年被革职的清官魂化作了河脉。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