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笑哥:从菜市场走出的“笑逗公仔”创始人》
一、菜市场里的“怪青年”:森哥与他的第一个公仔
2019年,弋阳老城区的菜市场,总能看到一个穿褪色牛仔外套的年轻人蹲在摊位旁,和菜贩们唠嗑,偶尔帮着拎菜篮、垫零钱。他叫吴森,本地人习惯喊他“森哥”——不是什么响亮的名号,只是菜场阿姨们图顺口,见这小伙子总笑呵呵的,便跟着自家孩子叫顺了。
那时的森哥刚经历创业失败:开过奶茶店,因选址太偏亏光积蓄;做过自媒体,拍的“弋阳美食探店”视频只有几百播放量。他蹲在菜市场的角落里刷手机,看着外地网红举着自拍杆谈笑风生,心里憋着一股劲:“弋阳这么有意思的地方,凭什么不能有自己的‘网红符号’?”
转机发生在某个雨天。森哥帮卖水煮摊的刘阿婆收摊时,发现她脚边堆着几个褪色的布偶——是阿婆孙子小时候的玩具,破洞的兔子、掉色的熊,却被擦得干干净净。“这些老物件啊,比新玩具更有温度。”阿婆的话像颗种子埋进森哥心里。当晚,他翻出大学时学的美术基础,在出租屋的台灯下捏了第一个黏土公仔:圆脸、大眼睛,穿着弋阳传统蓝布衫,眉眼间是他自己常挂的那抹笑。
这个被随手插在菜摊竹竿上的“小蓝人”,成了菜市场的新话题。“哟,森哥你这捏的是谁?”“像你哟,整天傻乐!”顾客们的调侃让森哥突然明白:他想要的网红符号,或许就藏在这些带着烟火气的日常里。
二、“笑逗公仔”诞生:从自娱到共情的十二次尝试
“小蓝人”被森哥正式命名为“笑逗公仔”——“笑”是他的招牌表情,“逗”是想让人开心,“公仔”则是弋阳人对玩偶最亲切的称呼。但很快他就发现:单一的形象撑不起故事。
为了给公仔注入更多生命力,森哥开始“分裂”自己:
• 上班族森哥:穿着格子衬衫、背着公文包的公仔,原型是他挤早高峰公交时观察到的邻座大叔,永远皱着眉头看手机,公仔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包子;
• 卖菜阿婆森哥:围裙上沾着泥点,菜篮里装着带露水的空心菜,灵感来自常和他唠嗑的刘阿婆;
• 街头滑板少年森哥:扎着脏辫,膝盖上贴着创可贴,是菜市场对面中学学生的缩影;
• 深夜烧烤摊主森哥:系着油腻的围裙,手里举着烤糊的鸡翅,原型是森哥凌晨三点去夜市采风时遇到的老板,总说“生活就像这炭火,烤焦了才香”……
到2020年初,森哥已经捏出了十二个不同职业、性格的公仔,每个都带着弋阳街头的真实印记。他在短视频平台注册了账号“笑逗先森”(后来粉丝们更爱喊他“弋阳笑哥”),第一条视频是把十二个公仔摆成“弋阳十二时辰”:清晨的早点摊前,上班族公仔匆匆走过;傍晚的广场上,滑板少年公仔和跳舞的阿姨公仔碰拳;深夜的桥头,烧烤摊主公仔和喝酒的大叔公仔碰杯……
这条视频意外爆了——不是因为精致的画面,而是那些粗糙却鲜活的细节:公仔手上的油渍是真的用食用色素抹的,围裙上的补丁是森哥一针一线缝的,连烧烤摊主公仔的啤酒肚,都是他用揉皱的锡纸塞出来的。“原来我们弋阳人自己,就是最值得拍的故事。”评论区有人留言。
三、十二形态的“城市拼图”:弋阳人的真实缩影
随着粉丝量增长,森哥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形象展示。他开始为每个公仔设计“人生片段”:
• 教师森哥:会在教师节视频里“站”在讲台上,背后黑板写着“弋阳娃,要记得回家的路”;
• 环卫工森哥:冬天会“披”上森哥亲手缝的毛线围巾,视频里出现的是凌晨四点清扫街道的真实画面;
• 创业者森哥:原型是森哥自己,总在视频里挠着头说“又亏钱了”,却依然举着“再试一次”的牌子……
最火的是“抗疫十二森”系列。2022年弋阳疫情时,森哥连夜做了十二个穿防护服的公仔:医生森哥举着试管,志愿者森哥扛着物资,外卖员森哥提着餐盒穿过空荡的街道……视频里没有宏大的口号,只有防护服上用马克笔写的“弋阳加油”“阿婆的药我帮你买”,播放量破百万,许多在外打工的弋阳人留言:“看了想哭,这就是我们的家。”
“十二形态不是数量,是弋阳的十二张面孔。”森哥在直播时说。他带着公仔走过叠山书院、方志敏纪念馆,在龟峰脚下给游客讲“每个公仔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弋阳人”;他走进学校,让孩子们给公仔画衣服、编故事;甚至有外地游客专程来弋阳,就为了找“那个卖菜阿婆公仔”——他们说,在公仔的皱纹里,看到了自己家乡的影子。
四、“笑逗”不止于公仔:森哥的初心与未来
如今的“笑逗公仔”已经从十二个扩展到上百个系列,但森哥依然保持着最初的习惯:每个新公仔诞生前,他都会花半个月时间去街头“找原型”——蹲在菜市场听大妈砍价,坐在公交车上观察乘客的表情,甚至跟着环卫工扫一条街。
“有人问我为什么坚持做公仔,其实我不是在做玩具。”森哥摸着最新创作的“外卖骑手森哥”——那个后背被晒得微黄、车筐里放着热豆浆的公仔,“我是在把弋阳的温度,捏成能捧在手里的东西。”
而“弋阳笑哥”这个称呼,对他来说早已超越了网红标签。有粉丝给他寄来手工刺绣的公仔衣服,有老人拉着他的手说“看见你的公仔,就像看见我家小子”,还有小孩子举着画满公仔的作业本跑过来:“森哥,我长大了也要捏我们弋阳的故事!”
凌晨的弋阳街头,森哥的工作室还亮着灯。台灯下,一团黏土在他手里慢慢有了轮廓——这次是个抱着书本的学生模样,眉眼弯弯,嘴角上扬。窗外,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像极了那些被捏进公仔里的,平凡却闪亮的日子。
(真实人物背景:弋阳笑哥,本名吴森,弋阳本地自媒体人,2019年开始创作“笑逗公仔”系列,通过黏土公仔展现弋阳街头真实人物形象,短视频账号“笑逗先森”(现称“弋阳笑哥”)粉丝超10万,作品多次被本地媒体报道,成为弋阳文化IP代表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