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洞庭姻缘簿】 仲秋夜,洞庭湖忽现百丈红绸铺水,笙箫声自波心涌出。渔家皆言龙女招亲,却见济公趿着破鞋踏绸而行,怀中揣着本泛黄账簿,唱道:“三世情债一世还,鸳鸯谱上墨未干!”
忽有白袍书生跪倒哭诉:“晚生柳湘舟,夜夜梦与龙女相会,醒时枕畔皆湿...”话音未落,湖心升起水晶楼阁,窗内隐约见霓裳女子以袖掩面。济公将账簿抛向空中,纸页纷飞间现出前世景象:
原是唐末时节,柳生前世为镇湖将军,龙女化作民女与他相恋。将军奉命斩蛟时,竟误伤真心来救的龙女。龙血染红洞庭水,将军抱尸投湖,临死咬破手指在战袍写下来世盟约。
此时湖面骤裂,巡湖夜叉厉喝:“凡人安敢觊觎龙女!”钢叉直取柳生。济公以狗腿格挡,肉骨竟化作月老红绳,将夜叉捆成粽团。疯僧笑指夜叉额间朱砂:“你这泥鳅精别装正经,当年不就是你偷改雨簿,害得龙女受天谴?”
忽见乌云蔽月,龙王驾临。龙杖指向柳生:“吾女需嫁东海太子,休再纠缠!”济公却从破钵掏出一把红豆撒入湖中,霎时长出千株并蒂莲,每朵莲花都映出龙女与书生三世苦恋的景象。
龙王怒掀巨浪,济公解下裤腰带抛去。那腰带竟变作彩虹桥,桥上站着地藏菩萨虚影:“老龙王,你忘了五百年前自己为娶龙母,私改姻缘簿的旧事?”龙王顿时语塞,龙须羞得卷曲。
最奇的是柳生忽然跃入湖心,口吐龙珠——原是龙女将内丹渡给他续命。济公拍膝大笑:“好个痴龙傻书生!一个舍丹救人,一个折寿换缘,倒叫老僧做恶人!”说着将账簿撕碎抛向空中。
纸屑纷飞如雪,每片都变成婚书。龙女终于现形,却已是白发老妪模样;书生亦满面皱纹。二人相视一笑,携手走入突然出现的往生门。原来他们早该在第二世终老,因执念强留魂魄至今。
洞庭湖忽降花雨,所有渔船都挂上红绸。渔人们捞起湖底蚌壳,内里竟藏着珍珠,刻着“姻缘天定,莫强求”六字。唯有夜叉蹲在龟背上抄写《心经》,说是要赎当年私改雨簿之罪。
济公踏月归去时,湖心浮起石碑,刻着: “三世情缘一世休,洞庭水月本无舟。 若问相思何处放,且看天心月正秋。”
后有渔女夜闻龙宫笙歌,见新婚宴席上坐着柳生与龙女,席间宾客皆是前朝溺死者。桌案摆着济公留下的狗腿骨,竟化作玉如意压在姻缘簿上,永镇洞庭不使情孽泛滥。
(第十章待续)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